劳动价值论平等内涵及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实现机制.docVIP

劳动价值论平等内涵及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实现机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劳动价值论平等内涵及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实现机制

劳动价值论平等内涵及其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人的平等为基础和前提,也以人的平等的最终实现为目标。但是,资本主义的平等只是资本尺度的平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设想提出了人的平等中的劳动尺度和人的尺度两个发展阶段,分别执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处理好分配中的劳动尺度和资本尺度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垄断现象的大量出现也使得收入分配对劳动尺度和资本尺度都出现偏离,平等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的宏观调控。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平等 劳动尺度 资本尺度 知识经济      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目的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背后的社会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困境的制度基础,进而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指明前进方向。因此,作为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之一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蕴含着非常深厚的社会和人文意蕴,以人的平等为核心线索,体现了对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积极继承和对人类生存状况优化的热切关照。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平等原则和价值诉求,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精神实质,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正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供方向指导。      平等是劳动价值论出现的社会基础      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高高举起的思想旗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成果。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其理论体系积极吸收了同时代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成果,不仅将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基本价值目标,而且深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在自由、平等、博爱原则实现机制上的不彻底性和虚伪性,并积极探索这些原则得到彻底实现的社会条件。恩格斯在其写于1880年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在劳动价值论中,马克思???是深刻探讨了平等原则在商品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前提性地位。   (一)商品经济的交换原则以社会平等的存在为前提   商品经济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这种方式来进行社会经济要素的配置和利益的分配。交换活动建立在双方的自愿基础之上,而这种自愿则体现和保障了双方的平等地位。因此,只有在普通民众在政治和法律上获得了平等权利的社会基础上,以交换为关键要素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社会主导性的生产方式。“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份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在法律上平等的人。”“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他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   (二)将价值确定为一般化的人类劳动意味着劳动者平等地位的确认   商品经济中,各种生产活动是由不同的生产者分别进行的,商品上凝结的是不同劳动者的劳动。当价值范畴忽略了各个劳动者的具体差别而将价值确定于劳动的一般性特征时,也就意味着不同职业、身份的劳动者获得了同一性,其各个具体的劳动被整体社会劳动所接纳,统一成某种共同的特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高尚的阶层的劳动还是地位卑微的社会阶层的劳动,都被统一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者之间的身份、职业差别被忽视,强调的是他们同样作为人在劳动过程中的生理损耗。这些损耗在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差别。不论是谁,每个人的劳动都接受同样的社会必要劳动的媒介和过滤,来确定自己劳动的社会属性,接受同样的社会标准的检验。这些都确定了人的平等地位和身份,反过来,只有社会能够提供这种人人平等的社会权利时,以交换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以及以劳动为基础的价值原则才能够实现。因此,马克思才说:“劳动似乎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范畴。它在这种一般性上――作为劳动一般――的表象也是古老的。但是,在经济学上从这种简单性来把我的‘劳动’视为和产生这个简单抽象的那些关系一样,是现代的范畴。”   在不具备人人平等的社会政治和法律条件时,确定劳动一般作为价值的基础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当处于奴隶时代的亚里士多德研究价值交换形式时才提出了质疑:“没有等同性就不能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等同。”奴隶的劳动和奴隶主的劳动怎么能够等同而可以通约的呢?在奴隶社会中,“亚里士多德不能从价值形式本身看出,在商品价值形式中,一切劳动都表现为等同的人类劳动,因而是同等意义的劳动,这是因为希腊社会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上的,因而是以人们之间以及他们的劳动力之间的不平等为基础的。价值表现的秘密,即一切劳动由于而且只是由于都是一般人类劳动而具有的等同性和同等意义,只有在人类平等概念已经成为国民的牢固的成见的时候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