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制冷压缩机维护及检修
第8章 制冷压缩机维护与检修技能 零件损伤的原因及磨损规律 机器装卸基本工艺 制冷压缩机检修目的和准备工作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检修技能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检修技能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检修技能 第8章 制冷压缩机维护与检修技能 教学情境 在学院制冷压缩机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在配备有活塞式、螺杆式等制冷压缩机及制冷压缩机相关零部件,常用制冷检修拆装工具及检测仪表齐全等情况下,指导学生拆与装制冷压缩机,并对相应的制冷零部件进行测绘。通过拆与装测绘零部件,使学生掌握维修制冷压缩机基本技能。 8.1 任务一:零件损伤的原因及磨损规律 任务描述 掌握零件损伤的原因及磨损规律,积累维修经验。 8.1.1零件损伤的形式 1.磨损的概念。要使两物体表面作相对运动,就要有一定的力才能实现。这是由于相对物体间的接触表面有摩擦现象存在,由摩擦所产生的阻力称为摩擦力。摩擦力是阻碍摩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甚至阻止相对运动的发生。因此在克服摩擦力相对运动时就会产生磨损。 2.零件损伤形式。机器零件磨损或损坏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一般把机器结构中常遇到的磨损或损坏形式分为三种情况: (1)机械磨损 零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受摩擦力长期作用,渐渐增加磨损,以致超过零件极限强度而损坏,这是由于零件本身结构所决定的。因此零件的使用有一定期限,例如阀片,在规定期间内磨损是正常现象。机械磨损又分均匀磨损、不均匀磨损以及刮纹和凹痕等不同形式。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零件中,由于受交变载荷及冲击载荷的作用,不均匀磨损较为普遍。例如曲柄销、汽缸、活塞等磨损后形状为椭圆形,在零件表面上产生刮纹,通常是系统不干净、润滑油不清洁以及零件有毛刺等原因所致。 (2)热--化学损伤。由于零件接触周围介质时,受热和化学作用产生变形、凹斑和腐蚀等现象,造成零件材料变化,如高温使安全弹簧变形,冷脆使阀片断裂,油浸使轴封橡胶圈变硬老化等。 (3)事故损伤 ①操作不当,如油压不起在几分钟内可引起轴瓦熔化;机器湿行程引起阀片汽阀弹簧冷脆而损坏,引起汽缸与活塞拉毛、损坏等。 ②对机器没有定期检修或检修不当引起的事故损伤。零件的强度、耐疲劳性、磨损程度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定期维修,其小零件的强度及磨损超过限度必然要损坏。小零件的损坏将引起其他大零件的损坏,这样不但检修费用和难度增大,质量也不能保证。检修不当引起机器零件的事故损伤。例如轴与轴瓦间的间隙过小,运转时润滑不好,温度升高,直至造成干摩擦,导致轴瓦熔化,轴径严重磨损以致报废。 8.1.2 零件磨损的原因 1.零件在机械摩擦下的磨损。新的或修理后的零件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整,在微观上看,间隙配合的零件表面接触时,某些面的凹凸不平,有时在相对运动时由于实际接触面极小(称为点摩擦),在接触点上的单位负荷要比计算单位负荷大许多倍,它的单位负荷一般为2.94MPa,而实际个别接触点可能达29.40MPa,这样因摩擦产生的热,使零件局部温度上升到450℃~1000℃时,机器的滑动轴承和铝活塞表面会产生熔化现象。 但不能说零件表面绝对光滑好,如轴承表面允许不平度也是必要的,它有贮油润滑和微量降温的作用。零件配合表面接触,在磨合后的光洁度最好。机械磨损,基本上是两个表面彼此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的结果。因此摩擦的形式对零件的磨损影响很大,按零件表面之间的润滑情况,摩擦大体上分干摩擦、湿摩擦和半湿摩擦。 (1)干摩擦。是零件表面做相对运动时无油润滑所产生的。 (2)湿摩擦。相互运动的零件表面完全被润滑油层所分隔,使两者之间并无直接接触。 (3)半湿摩擦。是介于干摩擦与湿摩擦之间的一种摩擦。这种摩擦使两者表面的部分被润滑油层隔开而另一部分则直接接触。 干摩擦时产生表面的磨损最大,而且温升也很快。系列化机器若油压在开机后3~4分钟不能建立,轴瓦会融化。湿摩擦时的机件表面几乎没有磨损。有的厂检修测定湿摩擦的轴瓦一年只磨损0.01~0.03毫米。半干摩擦磨损较小。例如机器在启动时的数圈内油压没充分建立起来,处于半干摩擦状,为减少互相运动零件的磨损,开机前可盘车数圈,增加轴承的润滑以减少磨损。 2.零件在压力和冲击下的磨损。由于金属并非是完全的弹性体,承受压力后,在金属表面因挤压作用会产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结果使配合松驰,并随着间隙的增大,增加了冲击负荷,使零件的配合表面金属部分脱落,最后使零件损坏。 如连杆大头轴瓦为减少压力下的磨损,除选用弹性较好的材料和改进加工工艺外,在修理时应保证适当的装配间隙和较均匀的接触面,并保证充足润滑条件。 3.零件在磨料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