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钢退回和正火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热处理: 金属材料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 的温度,保温预定的时间,然后以预 定的方式冷却。通过这一工艺过程, 改变了金属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从 而使工件的性能发生了预期的变化。 热处理的基本要素 热处理工艺中有三大基本要素:加热、保温、冷却。 加热:不同的材料,其加热工艺和加热温度都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临界点A1以下的加热,此时不发生组织变化。另一种是在A1以上的加热,目的是为了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这一过程称为奥氏体化。 保温:目的是要保证工件烧透,防止脱碳、氧化等。保温时间和介质的选择与工件的尺寸和材质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工件越大,导热性越差,保温时间就越长。 冷却:热处理的最终工序,也是热处理最重要的工序。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可以转变为不同的组织。 热处理目的及应用 热处理的目的: 改变工件的性能,即改善材料的工艺性能,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但不能通过热处理改变工件的形状和尺寸。 应用: 机床制造中,热处理零件占60%~70%, 汽车制造中,热处理零件占 70%~80%。 第七章 钢的退火和正火 主要内容 1.金属的加热 2.钢的退火 3.钢的正火 重点内容 退火、正火的概念、目的及其应用 第七章 钢的退火和正火 §7-1金属的加热 工件在加热过程中,除了和周围介质发生热交换以外,还发生其它的物理化学过程。本节讨论钢在热处理时的加热过程、加热时工件表面与周围介质的作用、加热缺陷及其防止。 热源: 1.从邻近的发热体进行热交换而获得,如一般加热炉加热; 2.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为工件的热能,如直接通电加热、离子轰击加热或感应加热等 金属的加热 1.加热介质与工件表面的传热过程 1)对流传热:单位时间内加热介质传输给工件的热量为 影响αc的因素: ①流体运动的情况(静止和强迫流动);②流体的物理性质:导热系数、比热及密度越大,对流给热系数越大;③工件表面形状及其在炉内放置的位置。 2.辐射传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表面积辐射的能量为 E=C(T/100)4 J/(m2.h) T—物体的绝对温度 C—辐射系数 3.传导传热:热传导过程的强弱以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等温面的热量即热流量密度q表示 ?—热传导系数 dT/dx—温度梯度 4.综合传热 实际工件加热过程中,上述三种传热方式并存 即Q=Qc+Qr+Qcd 2.工件内部的热传导过程:表面与心部的温度梯度 传热强度用比热流量表示 热传导系数的数值,对钢来说和它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及加热温度有关 热传导系数与温度关系近似呈线性关系 3.热处理加热时间的确定 1)工件达到热处理规范所要求温度的时间(整体热处理应为工件心部达到要求温度的时间) 2)完成组织转变所要求的组织状态变化所需时间:经验+计算 3)热处理加热过程时间=升温时间+透热时间+保温时间 4.影响热处理工件加热的因素 1)加热方式的影响:随炉加热、预热加热、到温入炉加热、高温入炉加热 加热方式不同—加热速度不同 2)加热介质及工件放置方式的影响 1.金属加热时的氧化反应 工件在热处理加热时和氧化性气体发生作用,使表面氧化,并在表面形成氧化皮 2.钢加热时的脱碳过程 1)加热时的脱碳、增碳平衡常见反应: 炉气碳势的测定: CO2:常用的仪器是红外线CO2分析仪 H2O:含量常用露点表示—露点测量仪 氧探头测量是利用氧含量与CO、CO2、 H2O含量有关,从而通过测氧分压来测碳势 3)钢加热的脱碳过程及脱碳层的结构 ①脱碳过程分两个阶段: ※钢件表面的碳与炉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含碳气体逸出; ※工件表面与内部产生碳浓度差,从而发生碳由内部向表面扩散的过程。 ②根据脱碳程度可分为全脱碳层和半脱碳层 全脱碳层:当钢件表面碳基本被烧毁,表层呈现全部铁素体晶粒 半脱碳层:当钢材表面的碳未完全烧毁,但表层含碳量低于钢材平均含碳量 选择原则:避免工件表面与加热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即应降低氧化性气体在炉气中的分压,使反应朝还原方向进行。 1.真空加热:在低于一个大气压的稀薄空气中加热,可避免氧化、脱碳,达到光亮热处理的目的。 2.保护气氛--在工件加热时保护其表面不氧化和脱碳的气氛 A:吸热式气氛(天然气、煤气及其他有机物) B:放热式气氛(原料气与充足空气混合) 3.氨热分解气:把液氨汽化后并通入有触媒的反应罐使氨气在高温下发生分解,从而获得氨热分解气。 主要成分:75%H2和25%N2 4.氮基保护气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章 硅酸盐水泥水化与硬化.ppt
- 第七章 电线电缆选择及敷设.ppt
- 第七章 金属塑性变形与强化.ppt
- 第七章 非正弦周期电路稳.ppt
-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ppt
- 第七章 钢淬火与回火.ppt
- 第七章-钢热处理工艺-2-淬火(精品 值得参考).ppt
- 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文化特色.ppt
- 第七章_磨削及砂轮.ppt
- 第七章_金属及合金回复再结晶.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