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两宋新格局2
南方经济逐步发展,南宋时江南经济已赶上和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移至南方。 西汉手工业分布图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经济 第31页/共53页 1顷=100亩 1亩=666.67平方米 宋朝耕地面积情况表 第32页/共53页 “今人乃以粳米一斛重为一石。” (稻)“……不择地而生。” ——沈括《梦溪笔谈》 第33页/共53页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宋人《农耕图》 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宋史》 第34页/共53页 “胜于原作”的缂丝作品 朱克柔《茶花图》 第35页/共53页 浙江出土的南宋棉毯 第36页/共53页 棉织业南宋时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出现纺车、弹弓等工具;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第37页/共53页 钧窑【河南 禹州 】 汝窑【河南 宝丰 】 官窑【河南开封 】 定窑【河北曲阳 】 哥窑【浙江龙泉 】 官窑葵瓣洗 5、定窑孩儿枕 宋代五大名窑 瓷都 【江西 景德镇 】 6、景德镇瓷 1、钧窑月白釉海棠式托盘 2、汝窑盘 4、哥窑五足洗 3、官窑瓷 图片来源: 1、2、4—上海博物馆 3—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5、6—百度图片网 第38页/共53页 宋海上丝绸之路 第39页/共53页 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宋代商船,约30米长、10米宽,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小规模试掘后打捞出文物4000余件,而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 第40页/共53页 在已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产品与国内发现的同期产品有着很大差异。如其中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从未发现过,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还有一些陶瓷首饰盒等物品,式样、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风格迥异,显然是专门为国外客户专门制作的。 第41页/共53页 2010年11月19日,中国的“帆船水密舱壁制作”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42页/共53页 1974年在泉州发现的 宋朝海船残骸 宋代楼船 船上建楼三重,有防御设施, 各种武器一应俱全,犹如一座 水上堡垒。 第43页/共53页 宋代的船舶采用了以下先进技术: 1、桅杆可起可倒,可调整帆的角度。 2、舵叶上有许多孔。 3、船舱用隔板分为若干个互不相通的空间。 可迎合风向,更好地利用风力。 减少水的阻力。 一旦船舱漏水,只是影响到局部,不会令全船沉没。 车船 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 第44页/共53页 课堂小结 宋朝在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 势后,开创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新的篇章,在承 接着繁盛的隋唐文明的同时,在多元文化的碰 撞和交融中,呈现出政治上“重文轻武”和经 济上“重心南移”的新格局。 第45页/共53页 课堂小结 两宋新 格局 经济: 重心南移 政治: 重文轻武 强干弱枝、制约兵权 完善科举、重用文人 农业扩面积增新品 手工业技艺精创新高 对外贸易显繁荣 加强中央集权 促进文化繁荣 促进经济交流 军力不振 财政负担 第46页/共53页 *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枢密院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书门下 军政 行政 财政 财政 宋代: 不参与政事 不参与政事 二府三司制 皇 帝 第47页/共53页 材料一:2007年12月22日,举世瞩目的世纪大考古——南宋古船“南海Ⅰ号”在广东阳江海域成功打捞出水。“南海Ⅰ号”在前期考古出水的文物,大多是中国与外国间的贸易货品,其中以瓷器为主,还有金饰、漆器、金属制品等。800年前,瓷器在欧洲被奉为贵族用品,一件中国瓷器运到欧洲往往可以卖到两三百倍的价钱。据估计,倘若“南海Ⅰ号”当时出海贸易成功,所获利润可养活八万人。专家认为,对“南海Ⅰ号”进行发掘和研究,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 ——2007年12月22日《南方日报》 第48页/共53页 材料二:19世纪德国学者在《中国亲程旅行记》中,描写了中国经西域到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并在一张地图中提到了“海上丝绸之路”。其后法国汉学家沙畹在《西突厥史料》中具体提到:“丝路有陆、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由此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谓。 自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设市舶使后,市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