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矿学 I课件第九章 节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ppt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
第二节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
影响因素和基本条件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或称阶段平面开拓设计,是矿床开拓的一部分。
矿床开拓分为:
立面开拓:确定竖井、斜井、通风井、溜井、充填井的位置、数目、断面形状及大小以及与它们相互连接的矿石破碎系统和转运系统等。
平面开拓:确定阶段开拓巷道的布置(包含井底车场和硐室)。
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
※阶段平面开拓:
主运输阶段
副阶段
主运输阶段巷道需开掘一些列巷道(井底车场、石门、运输巷道及硐室)。连接矿块与井筒,形成完整的运输,通风,排水系统。以保证将矿块中采出的矿石运出地表,将材料设备送至工作面;从入风井进来的新鲜空气顺利地流到各工作面,将地下污风排出地表。创造良好作业环境。排出地下水,保证作业安全。
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
解决矿石运输为主,并满足探矿,通风和排水等要求。
因此,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地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条件,开拓工程量的大小,运输能力及矿块的生产能力等。
正确选择和设计阶段运输巷道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
副阶段是在主运输阶段之间增设的中间阶段。
一般是因主阶段过高致使回采产生困难,或因地质和矿床赋存条件发生变化而加设的阶段。副阶段一般不联通井筒,只掘部分运输巷道并用天井和溜井与下主阶段贯通。
第二节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影响因素和基本条件
六、系统简单,工程量小,开拓时间短
要求巷道平直,布置紧凑,一巷多用。
七、其他技术要求
如涌水量大,且矿石中含泥较多,则放矿溜井装矿口应尽量布置在穿脉内,以避免主要运输巷道被泥浆污染。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一、单一沿脉巷道布置
单线会让式
通过能力小,多用于薄或中厚矿体中。
双线度线式
用于年产量20~60万吨的矿山。
a-单线会让式;b-双线渡线式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单一沿脉巷道布置可分为:
脉外布置
脉内布置
脉外布置:
矿石稳固性差,品位高,围岩稳固。
有利于巷道维护,减少矿柱损失。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脉内布置:
起探矿作用,装矿方便,掘进过程中采出矿石,减小掘进费用。
矿体沿走向变化较大时,巷道弯曲多,对运输不利。适用于规则的中厚矿体,且应产量不大,矿床勘探不足,矿石品位低,不需回收矿柱。
极薄矿脉,巷道断面位于中央,以利于掘进适应矿脉变化。若矿脉形态稳定,布置在围岩稳固一侧。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二、下盘双巷加联络道(即下盘环行式或折反式)布置
一条装车,随矿体变化,利于装车,探矿。一条行车,平直,利于行车。
装车线、行车线布置在两条巷道中,安全、方便,断面小利于维护。
掘进量大。
多用于中厚、厚矿体中。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三、脉外平巷加穿脉布置
一般多采用下盘脉外巷道和若干条穿脉配合。
线路布置:双线交叉式,即在沿脉中铺双线,穿脉中单线。
阶段运输能力大,穿脉装矿安全、可靠、方便,起探矿作用。
工程量大。
多用于厚矿体,
阶段生产能力60~150万吨。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四、上下盘沿脉巷道加穿脉布置(即环形运输布置)
环形运输的优点:生产能力很大
缺点:掘进量很大
多用在规模大的厚和极厚矿体中,当开采规模很大时,也可采用双环线形布置。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五、平底装车布置
一是由装岩机将矿石装入运输巷道的矿车中,再由电机车拉走;
二是由铲运机在装运巷道中铲装矿石,运至附近的溜井卸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通用控件 VC++软件开发教材.ppt
- 通讯专题 PPT教材.ppt
-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教学文稿.ppt
- 通风空调工程计价安装预算教材.ppt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知识(VVI)临床应用研究进展.ppt
- 速派松间苯三酚08。05 教材课程.ppt
- 逻辑学教材三段论及其他.ppt
- 逻辑学教材第五节直言三段论推理.ppt
- 逻辑学第2章 节 复合命题推理.ppt
- 逻辑学第3章 节 简单命题推理.ppt
- 森林群落发育及演替.ppt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一模数学卷(含解析).pdf
- 高中历史选择题考试技术(四)考试技巧之逻辑判断 用“全面”的观点 高考历史做题方法指导.pptx
-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pptx
- 2025届江苏省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