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优秀课件 (3).pptx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池记 宋·曾巩 曾巩《墨池记》 教学目的 1、了解文章行文的脉络,理解文章“劝学”的主旨。 2、鉴赏文章叙议结合、纡徐屈曲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章行文的脉络,鉴赏文章叙议结合、纡徐屈曲的表达方法,理解文章“劝学”的主旨。理解“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写法。 [ 曾巩简介 本文选自《元丰类稿》,作者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人称之为南丰先生。卒谥“文定”。曾巩聪敏好学,十二岁即能著文立论,受到欧阳修的器重。嘉祐二年举进土,先后在地方和朝廷做过官。 曾巩简介 曾巩将儒家之“道”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广泛接触儒家经典以外的文化遗产。他在不少诗文中,都谈到自己刻苦读书的情况,认为没有浓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要自成一家,是绝不可能的。 江西南丰曾巩读书岩 曾巩简介 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沉着,议论醇正,讲究法度和布局,结构谨严,条理分明,尤以文字明洁著称。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也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名列于唐宋八大家。 关于墨池 墨池,写字时供洗笔洗砚的水池。文中所记墨池在江西临川,相传为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学习书法的墨地遗迹。 王羲之及其书法 关于记  明代吴讷在《文章辨体序说》 中称“大抵‘记’者,盖所以备不忘”,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杂记的功能。因为所记事物具体可感,此类文章中便多有记叙周详、描写细致的佳作。总体来说,宋人杂记无论在结构还是立意上都更趋成熟完善,成就更要高于唐人。而且宋人善于从所记事物中抽象出关乎社会人生的大道理。 曾巩《墨池记》   本文主旨  曾巩于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之前,曾在家乡临川(现在江西抚州)讲学。这篇文章是他在庆历八年(1048)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之请而写成的。 本文从墨池落笔,结合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指出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就,完全是“以精力自致”的结果,而并非出于“天成”,进而推及学者深造道德更应该加强学习。文章阐明了勤学苦练对于事业上能取得成就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结构及艺术 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 结构及艺术 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 结构及艺术 具体分析:全文共两大段。第一段可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介绍墨池的所在及形态。临川城东,临着溪水有一个缓缓隆起的高坡,称作新城。新城之上有一个很深的长方形水池,就是荀伯子《临川记》中所说的王羲之的墨池。 结构及艺术 第二层介绍墨池之称的由来。王羲之一向仰慕张芝,张芝在水池旁练习书法,到池中洗砚把池水都染黑了。这就是王羲之学张芝洗砚的遗迹,难道是真的吗?作者在这里特地用了一个设问句,那是因为称作王羲之墨池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所以作者对此传说持有怀疑态度。 张芝书法作品 结构及艺术 第三层不去追究墨池的真假,转而去写王羲之。王羲之不肯勉强自己去做官,曾经遍游东方,直至乘船出海,自己在山水之间感到心情愉悦,但他岂能恣情任性只满足并停滞在山水之间呢?这是用设问句以加重语气,肯定王羲之并不沉醉于游山玩水;随之笔锋一转而进入第四层。 王羲之故居 结构及艺术 第四层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特别好,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实际上乃是由于他的勤学苦练,而不是自然天成的。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难道不是因为学习的勤奋不及他吗?作者又利用设问句肯定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不是来自天成,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王羲之书法 结构及艺术 第五层,作者总结自己的观点:学习确实是不可缺少的,更何况你想要在道德方面得到深造呢?在这一段里,作者从介绍墨池到论述王羲之的勤奋学书,一步步加以引申推论,最后落到文章的主旨──道德的修养上来,突出了勉学劝善的目的,前后环扣,文章延伸得极为自然合理。 结构及艺术 文章的第二段,说明写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可分三层: 第一层说墨池之上现在建有学舍,州学

文档评论(0)

中小学PPT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