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解方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解方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 1、规定: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2、要求掌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 1、选择题,每个选项由两句话组成,其中的一句出自中学语文课本,要求选出选项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文言翻译。;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 ????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 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 ???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 ???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家焉 乃实告焉 B、将何作 何复尔 C、不辞而还 裂其衣而束之 D、群扶以归 欲割颈以塞责耶;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2.辨明用法 ;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4.注意特殊现象;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虚词词性;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分为三类: ①人称代词。 ②指示代词。 ③疑问代词。 人称代词:吾、我、余、女、尔、而、若、其、彼、伊、予、汝、乃、之 指示代词:此、是、兹、斯、其、夫、之、彼 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恶、安、焉、盍 无定代词:或、无、莫 、他 ;程度副词:稍、略、少、益、弥、愈、尤、加、滋、殊、颇、极、至、甚、绝、良、酷 范围副词:皆、举、尽、咸、悉、俱、毕、率、凡、备、既、偕、共、并、但、唯、止、独、徒、仅 时间副词:既、业、已、曾、尝、适、初、向、方、昔、会、立、且、将、欲、常、素、雅、俄、旋、乍、暂、忽、猝、须臾、未几、无何 情态副词:诚、良、信、必、固、实、渐、稍、徐、遽、竟、终、卒、果、故、徒、几、乃 语气副词:庶、唯、幸、其、岂、殆、宁、庸、庶几 否定副词:不、弗、未、勿、莫、无、毋、非、匪、否、靡 谦敬副词:窃、辱、伏、幸、敢、请、敬、谨、枉、猥 ;常见介词:于、以、自、从、至、当、由、缘、乎、与、为、因、见、被、比 ;例如: ①“而” ②河水清且涟漪。 ③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表并列:与、及、且、而、以、亦、载……载 表承接:而、则、因、遂、乃、而后、若夫 表递进:而、且、而况、尚况、非独……亦、不惟……而又、非惟……抑亦 表选择:抑、如、若、其、且、将、其……其、宁……将、非……则、不……则 表因果:以、为、因、由、故、缘、以故、是故、由是、所以……以 表假设:如、若、苟、而、即、向、使、向使、设使、假令 表条件:乃、纵、无、即、则、然则、纵……尚、纵令……亦 表转折:但、然、而、则、顾 表取舍:孰若、孰与、与其……毋宁、与其……孰若、与……不如、与……宁、宁……无、宁……不 ;例: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助 词;一、位置推断法;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4.送孟浩然之广陵 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6.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顷之,烟炎张天 ;;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例如:; 对照比较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词性对虚词进行归类和记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