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共44张).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思想方面: (1)教育对象: (2)教学方法: (3)学习方法: (4)学习态度: 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所以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 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让他们先做”。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不一样呢?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孔门七十二贤 仁 克己复礼为仁 行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爱人 忠,孝悌 统治者 为政以德 道德境界道德原则 道德标准 规范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最早祭祀孔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鲁哀公令其子孙“岁时奉祀”,以表示对孔子的尊崇与怀念。汉朝时期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推崇孔子的思想,用最高的祭天大礼祭祀孔子。随着祭孔规格和礼仪的不断增加,祭孔大典成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典”,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小知识:“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孔子动漫标准像 案例分析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老子 温故而知新,学习和思考结合,学习上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等。 孔子 月考结束某同学考得不理想,很不开心。请你运用本节课内容如何对他进行劝说? 孔子的思想对今天我们建设“和而美”的校园,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作用? 1.“仁”仁者爱人,爱班级、爱同学、爱学校、爱社会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推给别人,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3.和谐共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1、是可忍,孰不可忍。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03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荀子 战国 墨子 庄子 韩非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兼爱”、“非攻”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改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民贵君轻”;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孟子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荀子》 自主学习,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作品(提炼总结)5min “我觉得对别人就像对自己一样,要尽量地帮助别人,而且不能进行不义的掠夺战争。” 墨子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作为统治者,应该施政于民,民贵君轻啊!” 孟子 儒家学派代表 治理国家就像养鱼,经常到鱼缸去翻滚,鱼很快就死了。让鱼儿自由生长。 道家——庄子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庄子》 翻译: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有为,被天下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哼,用‘爱’是不行的,我觉得就应该用严酷的刑罚来治理国家。” 韩非 法家学派集大成者 孙子 约公元前535-? 生平 孙子(约公元前535-? )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 。 思想主张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著作 《孙子兵法》 百家争鸣的影响 各学派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主张: “仁” “爱人” “为政以德” 教育成就 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 “知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