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翻译模因论汉英词源探析
基于翻译模因论汉英词源探析
摘 要: 作者以模因论为基础对汉语字词与其英译作了比较分析,发现汉语中部分外来词词源可以借助翻译模因理论作出合理的说明与诠释。从语言音系学角度看,模因论可解释语言间的同音或近音现象,这可启发我们从新的视角探讨语言的起源。
关键词: 翻译模因论 汉语外来词 词源
1.引言
文化领域有一种类似基因的东西,它也在文化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种因子被称为“模因(meme)”。“meme”源自希腊词“mimeme”,意指“被模仿的东西”,它的核心是模仿(谢朝群、何自然,2007)。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语言宝库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陈琳霞、何自然,2006)。在翻译界,有关翻译本身,以及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被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翻译库中有五种??级模因(super memes),即源语、目标语模因,对等模因,不可译模因,意译模因、直译模因,写作即翻译模因(李清源、魏晓红,2007)。
翻译理论发展的前几个阶段主要涉及宗教文本和文学文本的翻译,而当现实生活需要大量翻译技术资料、法律文件、旅游手册、菜谱和广告等时,新的翻译思想和方法便应运而生,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的影响表现为:一是追求译文的客观性和明确性;二是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对等;三是注重运用真正科学的方法。语言写作或翻译模因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对机器翻译的研究,从事机器翻译研究的人不再大谈神秘的语言能量,他们只关注语言使用中的规则(张光明、杨淑华,2007;林姣姣,2009)。还有研究发现模因论对翻译或仿拟具有一定的阐释力(易康,2010)。
2.相关翻译模因理论
2.1直译模因
尤其强调翻译是对语言形式的忠实,采用完全直译的手法,可比喻为翻译就是复制,由这个模因衍生出来的翻译理论主要有:奈达的最小转换单位(minimal transfer)和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纽马克的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等直接翻译理论。对很多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词的,出于忠实于原文的目的,翻译时常直译其发音。如鲁迅的作品《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鲁迅用音译的方法翻译fair play为“费厄泼赖”。
2.2修辞模因
强调翻译的自由性,翻译中关注的不再是对源语的“绝对忠实”,而是译语的可接受性,如清晰性、流畅性、可读性等。这种翻译更像是阐释、评论、改写、甚至解释。
2.3异化模因
异化模因又称逻各斯模因,强调翻译保留源语的陌生性、异质性和他者性,如韦努蒂的异化论。
2.4语言科学模因
语言科学模因的含义有三层:一是对等;二是语言共性;三是科学的精确的翻译步骤。
2.5交际模因
翻译被比喻成信息的传递,认为译者就是处于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个斡旋者,目的是让信息顺利传播。其译者被看做对译文全权负责的专家,是文本的设计者,被设计的文本必须能够在译语文化土壤中扎根。
2.6目标语模因
与修辞阶段一样,该模因强调翻译研究以译语为重心,优先考虑译语及译语文化的相关因素。所不同的是修辞模因强调对原文的模仿,来丰富译语文化,而目标语模因则包括更广泛的翻译功能而将源语置于次于译语的地位上,认为所有的翻译都包含了建立在某一特定目的上的对原文的操纵,如在伊文?佐哈尔的翻译理论(张光明、杨淑华,2007)。
3.汉语外来词及其翻译
为什么汉语中有很多词与英文单词语义相同,并且发音很像,如“石头”和“stone”,“茶”和“char”(英式英语),等等,它们是不是音译词,是英语借用汉语还是汉语从英语中吸收的呢?诸如此类问题,很多人都未曾想过。对许多在古汉语大词典中查不到而现代汉语中我们熟知的,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这些词汇,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词汇是哪来的。下面通过汉英语中的一些同义且同音词(近音词)的比较来分析汉语部分词语的词源,来说明声音模因(属于直译模因)在语言文化传播中的巨大作用。
3.1完全谐音型
由于汉语与英语、法语等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因而很难在字形出现相似或相同。故英汉互译时要么就译意思,要么就译声音,因此它们的译文中或出现“原音”,或出现“近音”,其文化特征不显著,如我们熟知的“罗曼蒂克”(romantic)、“幽默”(humor)、“逻辑”(logic)、“模特”(model)、“啤酒”(beer)、“咖啡”(coffee)、“巧克力”(chocolate)、“沙发”(sofa)、“扑克”(poker)、“爵士”(jazz)、“沙龙”(salon)、“歇斯底里”(hysteria)、“安琪儿”(a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