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调查与思考.docVIP

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调查与思考.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调查与思考

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调查与思考   摘 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酿成青少午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直面网络、拒绝诱惑、迎接挑战”的对策思考,以期能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空间提供一片圣洁的蓝天。   关键词:网络犯罪;网德教育;拦截诱惑   目前,我国有网站60多万个,网民8000多万人,仅次于美国,成为互联网第二大国。由于互联网具有互相联通、快速及时、匿名隐身、跨地域无国界、管理复杂等特点,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网络安全问题,网络犯罪日益突出,给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近年来,利用网络的违法犯罪一直呈成倍增长和高发态势,现实危害性日益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8000多万网民中,70%是中小学生,一些学生长期沉迷于网上淫秽色情信息,荒废了学业,迷失了人生,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新形势下的学校教育在与这种迷恋上网而走上邪途的未成年人抗争着。加强末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直面网吧,桩桩案例触目惊心      透视网络酿成未成年人违法的案件,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欺诈、赌博、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倾向。如在作战格斗类游戏中,两方或者多方对垒,以消灭对方为目的,欺诈、血腥、暴力的画面频频出现,这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有着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他们的情绪容易变得焦虑和冲动,当为了达到和满足个人需要时,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未成年人,会不自觉地产生去偷、去抢、去骗的念头,从而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桩桩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思。   案例1:2005年1月6日,达州警方在某网吧里将一个偷盗腊肉的“小飞贼”团伙全部抓获。他们最大的14岁,最小的才8岁,曾多次在市内作案。将偷来的腊肉出卖后,每人每次都能分到20至80元不等的赃款,有了钱后;他们便去上网,钱完了又去偷。   案例2:2005年1月26日,四川达县石桥镇,3名青年趁夜窜至某中学校门???附近,拦截一名下晚自习的女学生,将其轮奸。当天晚上,他们在网吧里浏览黄色网页,经不住诱惑,3人又在校门口将另一名女学生拖至家中轮好。经警察审理,3名犯罪嫌疑人均未满18岁。   案例3:2005年4月5日,大竹县柏林镇15岁少年李某,在网吧上网至凌晨3点,被外婆找到后劝其回家,他竟从2楼跳了下去,造成腿、手骨折。   案例4:四川大竹县某初三学生夏某因为在网吧里被同学“欺负”,便怀恨在心。2005年4月13日上午,为了给欺负自己的同学一点颜色看看,竟结伙持刀将同学王某刺成重伤。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夏某刑事拘留。结伙犯罪嫌疑人唐某、刘某、王某、谢某等人都是不满16岁的在校中学生。   案例5:2005年5月25日晚11点,万源市一家网吧内有许多青少年在上网,其中姜某认为小文偷了自己的武林至宝屠龙刀,便在网上对骂,矛盾越闹越大。姜某得知小文在新民路一家阿吧上网,于是当即纠集3名少年,4人各持一把砍刀直奔新民路某网吧,找到小文后便是一阵乱砍,顿时将小文砍成重伤,见小文倒在地上不能动弹之后,姜某等人迅速逃离了现场,当晚被警方全部抓获。   案例6:2005年6月23日下午,达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报警电话:“我被绑架了,他们要3000元赎金,否则就将我绑上石头丢到河里……”经过公安局数十名干警昼夜奋战,于6月24日上午将两名“绑匪”一举拿下。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竟是一名未满18岁的少年为了骗取外出务工路费,“忽悠”自己父母的一出自编、自导、自演的闹剧。据办案民警称:在达城类似的虚假案件时有发生。前不久,达城某中学一名学生无钱上网,邀约两网友也上演了类似的一出闹剧,要挟家人拿800元现金赎人,后被民警当场挡获。   在调查中了解到,达州市2003午至2004年被法院判处有罪的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128人,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有432人,其中因为网络走上犯罪道路的约占30%左右。   网络不良信息的熏染,暴力文化的误导,青少年犯罪急剧增长。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与2004年相比,未成年人犯罪占同龄人口的比例已经翻了一番。专家警示,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影响中国治安格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破坏性因素。面对这一严峻问题,人们不能不为社会稳定担忧,为青少年的命运担忧,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担忧。      二、拦截“黑色诱惑”,迎接网络挑战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带来好处又带来负面影响。“禁网”肯定是下策,放纵更不可取,最好的办法是建立绿色安全网吧,主动迎接网络挑战。   为规范网络教育活动,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连续发布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