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文综历史部分解析
2017年高考真题 文综历史卷 (全国III卷)答案及解析
24?正确答案A
解析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文字是统一的,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文字因为广泛的使用被简化,提高书写效率,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造纸术并未发明,文字的书写材料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为主,故B项错误;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这一变化的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西周与战国”不符,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古代文字的演变
解题思路学生需要对基本的文字演变的历史知识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了解,能够看懂材料图示才能准确的解答。
易错点学生对文字的演变缺乏了解,不能看懂材料所给的信息,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导致错选。
25?正确答案C
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B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且汉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各行业的人通过努力和智慧而致富,体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C项。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汉代经济的发展
解题思路仔细的阅读材料是作答的关键,同时也应该知道汉代前期经济发展的情况,二者结合进行作答。
易错点学生缺乏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能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和概括材料导致回答错误。
26?正确答案A
解析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拥有土地较少的和较多的都是少数,大部分土地拥有量是在20----130亩,这是自耕农经济,故A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很容易知道B项错误;均田制的内容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D项生产效率的问题材料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古代的自耕农经济
解题思路学生一个方面要能够读懂材料,能准确的分析材料,另一个方面还要对我国古代的经济成分
27?正确答案B解析
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对于宋太宗是否去过宫中这一事件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所以B项正确。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故A项错误;北宋时期的文献虽然对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有不同记载,但这并不代表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历史研究的思维
解题思路学生应该知道,历史史实并不一定都是通过一定的史料进行记载,记载的也不一定都是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要学会辩证的分析。
易错点学生缺乏历史研究的思维,看到材料感到困惑无所适从导致错选。
和唐代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了解。
易错点学生缺乏对材料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不知道材料数据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导致回答错误。
28?正确答案D
解析由材料时间“1897年”可知,材料现象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赔偿日本,所以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D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虽主张发展工商业,但维新变法的影响力也没有这么大,因此维新变法不是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1895年甲午战争清军惨败,洋务运动破产,故B项错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途径,列强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题思路学生应该对材料中的时间敏感,这是在甲午战后,结合材料中的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分析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易错点学生对材料中所述的历史现象不理解,对材料中的时间不敏感,无法提炼核心的思想导致回答错误。
29?正确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婚礼仪式上中西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无法获知这些婚礼的配偶是否是出于自愿,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和规模,没有提及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C项错误;政府主导的问题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题思路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对选项的关键词应该注意,有些词明显绝对化,直接可以排除,故A项“实现了”C项“已颠覆”D项“主导”都是很容易排除的。
易错点对材料不能准确的分析和理解,无法概括材料的核心思想导致回答错误。
30正确答案B
解析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捍卫了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主权,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故B项正确;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此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解放战争
解题思路仔细的分析材料,并且运用排除法是做题的重要方法。材料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解放战争阶段,因此D项错误,材料看不出A项内容,C项绝对化。
易错点学生无法仔细的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别,找不到和材料相符合的选项是做错的主要原因。
31正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