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docVIP

探析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

探析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规模逐年迅猛发展,大学毕业生更是如潮水般涌向社会。在我国社会就业机制尚不成熟的阶段,每年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未就业先失业的问题。在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需要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机制,以缓解大学生自身、高校及社会的压力,并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本文即从当今我国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状况,及大学生未及时就业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入手,分析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及实施此项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失业保险 制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之内即完成了英美等国家经历几十年才完成的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不断壮大。      一、目前大学生规模及毕业生就业现状      据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73所,比上年增加37所。普通高等学校1792所,比上年增加61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成人高等学校481所,比上年减少2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66个,其中高等学校450个,科研机构316个。200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全国招收研究生36.48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增长11.8%;其中博士生5.48万人,硕士生31万人。在学研究生97.86万人,比上年增加15.87万人,增长19.36%;其中博士生19.13万人,硕士生78.73万人。毕业研究生18.97万人,比上年增加3.89万人,增长25.80%;其中博士生2.77万人,硕士生16.20万人。①截至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更增加为540万,在校生达到1739万人,毕业生则达到377万人。      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毕业人数的迅猛增长使得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就业率为85%;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一次就业率为76.1%;2001年共有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115万,6月初一次就业率70%;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23.1%,6月初一次就业率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2003年是高校扩招的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比扩招前的1998年净增104.77万人,增长了1.3倍,6月初一次就业率为50%;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增幅达32%,截止到6月底一次就业率仅为47%。      截至2000年6月,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达到63.67万人,2004年7月为70万人。2003年据劳动部门公布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其中500万个岗位用来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剩下的400万个就业岗位,除了要解决280万的大学生就业,还要解决200多万中专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②      二、近年来持续的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      (一)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各种统计调查表明,面临就业困难和失业困境的大学生有很多是毕业于专科层次和普通高校、来自于社会资源特别缺乏的社会弱势群体,其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极为有限,因此就可能出现大学生因失业带来的不满情绪和生活痛苦,而走向极端的现象。大学毕业生处于又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处于社会管理的真空地带,生计奔波的边缘地带,事业发展的迷茫地带,身心健康的焦虑地带,一旦社会给予的压力超过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就可能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二)可能降低人们投资教育的热情   教育是一种投资,是一种有很大期望值的投资。人们花大量的金钱投资于孩子身上就是期望他们能在接受到高等教育之后以期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找到好的工作,光宗耀祖。现在的高等教育已成为一种大众教育,大学毕业即失业现象是正常存在的,但是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滞后,人才培养机制落后于市场需求,使大学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这不仅会大大挫伤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扩大教育无用论的论调,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人们投资的热情。      三、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西方成熟的失业问题处理经验表明: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减轻失业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保障,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对于失业者起到一定的救助作用,并进而减少社会的矛盾与冲突。约瑟夫?熊皮特说过:“真正的悲剧不是失业本身,而是失业加上不可能适当的为失业者提供救济而又不损害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条件。显然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