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学概论第七章土壤环境污染和 与防治.ppt
第七章
土壤环境污染与防治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土壤环境污染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 土壤荒漠化
§7.1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7.1.1 土壤的组成
土壤
土壤是位于陆地表面呈连续分布、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7.1.1 土壤的组成
土壤矿物质
原生矿物 直接来源于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作用的碎屑,其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未有改变。
次生矿物 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包括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等。
§7.1.1 土壤的组成
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的主要成分同大气一样,为N2、O2、CO2等。但土壤中活有机体产生的CO2及消耗的O2是使气相组成改变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 CO2的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慢慢地增加,自然O2则相应地缓慢地减少。
土壤溶液
土壤溶液把土壤、大气中的植物养分溶解组成营养溶液,输送到植物根部,水在叶部经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参加水分的循环。
§7.1.1 土壤的组成
§7.1.1 土壤的组成
土壤剖面形态
覆盖层(Ao) 又称为有机质,由地面上的枯枝落叶组成。
淋溶层(A) 这一层发生水溶性物质向下淋溶作用。淋溶层中生物活动最为强烈,进行强烈的有机物质的转化和积累作用。
§7.1.1 土壤的组成
土壤剖面形态
沉积层(B) 是位于表土和底土之间的层次,因该层常沉积着自上层淋溶下来的物质,所以称为层沉积层。
母质 (C) 处于土壤剖面底部,它是岩石风化物的残积物或运积物,为受成土作用的影响。
§7.1.1 土壤的组成
土壤剖面形态
风化层(D) 又称母岩,未受成土过程的影响。
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结构 土壤颗粒(包括单独颗粒、复粒和团聚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稳定程度,孔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称为土壤的结构。
为使土壤结构良好,通常要求土壤颗粒小、土粒细、粘结力强,有利于形成复粒。
§7.1.2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孔隙 土壤团聚体之间的空隙以非毛管孔隙为主,而团聚体内部的孔隙以毛管孔隙为主。毛管孔隙能吸持水分,不易通气透水;非毛管孔隙则相反。土壤总孔隙率在50%左右,其中非毛管孔隙占1/5~2/5为宜。
§7.1.2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7.1.2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土壤胶体及土壤吸收交换性
土壤胶体的类型及构造
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和生物活动的产物,是高分子有机物。
无机胶体:主要是细颗粒的粘土微粒。
有机—无机复和胶体:土壤中一部分矿物胶体和腐殖质胶体结合在一起所形成。
§7.1.2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土壤胶体及土壤吸收交换性
土壤的胶体性质
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
电荷性质 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荷,两性胶体也可带正电荷。
分散性和凝聚性 由于土壤胶体一般是阴离子胶体,它在阳离子作用下凝聚。
土壤胶体及土壤吸收交换性
土壤的吸附与交换
土壤的吸附作用包括:生物吸收、机械吸收、物理吸收(分子吸收)、化学吸收、物理化学吸收。
离子交换作用包括:土壤中吸附的阳离子和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土壤胶体在酸性土壤中也有带正电的,因而可进行阴离子交换作用。
§7.1.2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土壤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
土壤的酸碱性
土壤的酸度:即土壤溶液中的H+所引起的酸性和活性酸度,包括活性酸度、潜在酸度、交换酸及水解酸。
土壤的碱度包括:主要来自土壤NaCO3、NaHCO3、CaCO3以及胶体上交换性Na+,它们水解呈碱性。
§7.1.2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7.1.2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土壤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
土壤的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对元素有效性的影响:土壤的酸碱性主要影响元素的存在状态,从而影响元素的可利用性。
§7.1.2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土壤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土壤的氧化—还原性来自土壤中的有机/无机的氧化/还原性物质。土壤中的氧化—还原物质可分为无机体系和有机体系。
无机体系:氧体系、铁体系、锰体系、硫体系和氢体系。
有机体系:有机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根系分泌物,有机酸、酚醛和糖类等。
土壤污染和净化
土壤污染源
土壤污染物质
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
§7.2 土壤环境污染
土壤污染
当土壤环境中所含污染物数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或当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积累量超过土壤环境基准或土壤环境标准时,即为土壤环境污染。
土壤净化
在自然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5题技术研发工程师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2025年《开学第一课》.ppt VIP
- 烟草物流师3级专业知识复习提纲下发版课件.docx
- Grundfos格兰富计量泵SMART Digital S, DDA, DDC, DDE up to 30 lph (Data Booklet)产品选型手册.pdf
- 2023年新版GMP成品运输确认.docx VIP
- 河北省阜平县石漕沟水库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docx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预留预埋施工.pdf VIP
- 某公司卓越绩效管理手册.pdf VIP
- 中国石化零售管理系统站级平台用户操作手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