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义乌经济开发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义乌经济开发区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义乌经济开发区   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傅春明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既是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也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的企盼和追求。而宏伟蓝图的描绘、美好愿望的实现,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也更需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政策引导和先富带后富,并最终实现全民小康,共享现代文明。因此,如何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就成了各级政府和众多专家学者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农村城市化是实现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纵观中国农村,素有“十亿人口八亿农民”之称,虽然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成功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收入和农村面貌也已今非昔比,但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和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加上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尖锐,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问题已是步履艰难。导致城乡差别和城乡居民的两极分化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浙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富饶之地,地处浙江中部的义乌市,更是堪称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其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位居全省之首,2002年度在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中位居第17位,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8亿元,但就是在这样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上,传统的“纯农户”也还可与“贫困户”划上等号。   在人均半亩地的义乌农村,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为了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历届党委、政府千方百计通过农业科技和标准农田建设等各种途径,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追求,号召农民“什么值钱种什么”,但终究起色不大,甚至市政府花巨资进行规划建设的标准农田上也出现了抛荒现象,大批农民离土而去,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据统计,2004年义乌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为6969元,纯农户的人均收入更是远低于此,而城市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却有17153元,差距之大,令人震惊,也令人痛心。然而事实正是这样,农民收获50公斤常规稻谷,市场价才70多元,扣除耕种、化肥、农药和收割等成??后已是所剩无几。而进城务工,就算是干最简单的体力活,如装卸集装箱、踩三轮车送货,一天挣50元至60元并不困难,且并不需要什么生产成本。其实,城市并非与生俱来,义乌就是一座典型的农民城。上世纪80年代初义乌建城区面积不过3平方公里,人口仅3万,而20年后的今天,通过“兴商建市”和“贸工联动”,建城区已达5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近60万,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的强劲势头,创造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奇迹。其中2004年财政收入29.5亿元;目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02亿元;通过工业开发,开发区以及相邻的北苑街道的财政税收近年来也都是连年翻番,农业占GDP的比重约为2%,以上事实充分说明,要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的小康,必须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大幅度削减农村人口,变农民为市民。      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要实现农村城市化,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义乌的发展和崛起证明: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国情,一是人多地少;二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因此,中国要富强,农民是关键。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现在不少地区是“种”厂房最值钱!同样的天,同样的地,观念一转“黄金万两”。如义乌经济开发区内的浪莎袜业有限公司,翁荣金、翁荣弟等三位农民兄弟在100亩土地上,不仅安排了3200名农村劳力,而且年纳税近2000万元,相当于原开发区总规划44平方公里范围内,2万多亩耕地年农业税总和的20倍!义乌经济开发区自199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来,通过艰难的起步阶段,如今一、二期3.5平方公里已全部建成并投产,到2004年底,三期7.1平方公里已初步建成投产。四期开发规划面积为22平方公里,首批11平方公里,境内总长10.3公里、宽80米的五洲四海大道预算投资3.9亿元,目前已基本建成,进入扫尾阶段,义乌市首家投资超10亿元的民营企业――华莱氨纶首期已建成投产。年内还将有3个省重点项目进场施工。现在,开发区内源自农村的建成区内,商服用地的价格已达520万元/亩,紧靠旧村改造农民新房的沿街商业综合地价每平方米已达2.37万元,外来员工有10.5万人,是本地常住人口的两倍多,工业园区建设,高质量地集聚了产业,集聚了人口,已有效地拉动了第三产业,推进了农村城市化。   目前,义乌经济开发区涉及农民的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主要有:1.土地征用费、青苗费等分配一般每户为10万元左右;2.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府补助每人21200元;3.旧村改造撤村建居,实现了农民“就地进城,就地生财”。对原农村,我们按工业园区的统一规划,以城市社区的标准进行重新布局,做到成熟一批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