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防控不良贷款对策研究.docVIP

我国商业银行防控不良贷款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商业银行防控不良贷款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防控不良贷款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巨额的不良贷款已严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改制转型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顺利推进,而且其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严重阻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防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再度产生,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文章从分析不良贷款的现状入手,主要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可能会诱发不良贷款风险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不良贷款风险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控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一)真正实现不良贷款“双降”的阻力依旧很大   依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截至2009年12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3亿元,比年初减少629.8亿元。不良贷款率1.58%,比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但“双降”背后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2009年贷款天量的增加。受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引导,2009年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随着贷款数量增加很大,基数变大,不良贷款必然会被稀释,这也是不良贷款普降的重要原因。第二,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再平表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投放逾7万亿元贷款所产生的不良贷款将在2-3年后显现,并将最终导致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上升1%-2%。可见,随着不良贷款的后期体现,现阶段还不能过于乐观对待“双降”。   (二)潜在的风险贷款压力越来越大   尽管关注类贷款不被化为不良贷款范围,但其可以说是不良贷款一个很大的潜在危险。目前房地产贷款是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的前五大行业之一。截至2009年12月末,金融机构房地产中长期贷款新增5764亿元,绝对数看起来并不高,但增速较上年末增加了20.4个百分点。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已出现泡沫,投机炒房促使房价虚高,已经超出了大多数居民的消费能力。美国次贷危机以及迪拜楼市的崩盘启示我们:一旦泡沫破裂,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的风险就必然会瞬间暴露出来,而这些潜在风险一旦暴露,那么现行大量信贷下的房地产火热很可能会催生商业银行新一批不良贷款之潮。   (三)不良贷款过度集中现象明显   我国政府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各银行及时调整策略,及时跟进国家拉动内需的重点建设项目。据央行发布《200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在2009年发放的10.52万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为7.1万亿元,占比为67%。另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19家主要银行5000万元以上客户贷款集中度占比是60%左右。贷款资金大部分投放于中长期项目,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必会出现“短存长贷”问题,这种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不匹配、不对称,也为不良贷款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分析   按照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可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划分为两类:第一,由宏微观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如全球次贷危机、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地方政府的不恰当干预、借款企业经营不善等。第二,由商业银行组织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造成的。显然,商业银行不能控制、更不能改变外部的宏微观经济环境,只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的应对,力求风险损失最小化。本文主要对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因素及其可能会诱发不良贷款风险进行了探讨。   (一)产权约束缺位以及治理结构缺陷   工行、建行、中行相继上市后,银行股东的数目增加了,股权结构也得到了多样化,自主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效益意识都在不断增强,管理能力、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然而银行的各项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产权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国有化的产权属性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这三家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上看,代表国家出资的中央汇金公司、财政部等股东持有的股份均超过60%,而且都是限售流通股。在这种治理框架下,主要股东是国家所有权的代表政府或其代理人,这就决定着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很难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自主经营权的实施仍旧会受到很大制约,政策性的不良贷款风险依旧难以避免。   (二)信贷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欠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仍不够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整体效果。在业务素质方面:具备的知识面偏窄,相关问题的敏感性、创新意识和综合应对能力不足;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信贷经营主动性和责任感不强,服务意识差,组织纪律性不高等。据金融犯罪学研究专家白建军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100个银行被骗的案件中,60%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