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4年级上册总教案新.doc

  1.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4年级上册总教案新.doc

编号: 备课时间: 1.我们的食物 设计:莒南县汀水中小 陈雨迪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食物的多样性,了解食物的主要来源。教科书循序渐进的安排了认识常见的食物名称、给食物分类等活动。通过交流,让学生理解我们的食物种类是多样的,体会自然界食物种类的纷繁多样。 【教学建议】 本课是参考小学科学“讨论”式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主要让学生用观察和搜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一些食物。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的日常饮食入手,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搜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研究成果的能力,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教学时,教师应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活动环节中,教师应先让学生交流自己一日三餐的饮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食物是丰富多样的,从而培养学生愿与他人交流的习惯。然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来源对食物进行分类,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的自主精神,尽力做到让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拓展应用教学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便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的乐趣。。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调动多种感官观察食物,并用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食物的特征;能通过对多种食物的比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给食物分类;能利用调查访问、查阅书刊等手段获取有关食物的知识;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并对他人做出正确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食物的更多知识,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愿意把自己的材料介绍给同学,并尊重同学的劳动成果;了解到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科学知识:知道食物的丰富多样;知道食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了解食物的种类与来源,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美食图片,空白卡片,食物统计表,食物来源的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谈话提问:(同学们,你们今天早晨吃了什么食物?)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播放课件(各式各样的美食图片) 4、学生评价美食。 5、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每个人都想拥有健康的身体,每天开开心心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的食物——出示板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我们的食物。) 6、教师谈话:(关于食物,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7、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我们的食物有哪些?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食物有哪些种类?……) 二、明确目标,讨论问题 1、教师筛选问题。(我们的食物有哪些?) 2、全班交流我们的的食物有哪些?(馒头、花菜、芹菜、米饭、西红柿、鸡蛋、红烧鲤鱼和炸肉、苹果、香蕉、梨……) 3、教师出示食物统计表。(学生回忆昨天的饮食填写) 4、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 三、交流总结,形成共识 1、提出问题:(我们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2、师生交流。 3、教师播放关于食物来源的课件。 4、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 5、整理食物。(把食物统计表上的食物,逐个写在空白卡片上,一张卡片写一种食物) 6、教师指导学生按食物的来源给食物分类。 7、全班交流结果。 8、教师小结。(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统计是 一种很好的方法,分类的关键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对食物分类有很多种方法,有按个人喜好分类,有按食物的结构分类,有按味道分类,还有的按食物的来源分类,不管怎么分,只要在同一次分类的过程中,保持分类标准的统一性都是可以的,我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大自然,如鸡鱼肉蛋来自于动物,米面蔬菜瓜果来自于植物,香菇、木耳来自于微生物等,所以,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应用拓展,课外实践 1、我是美食小导游。 (1)提出问题:我们当地有哪些美食? (2)全班交流,师生探讨一种或多种当地名吃。 (3)交流资料。 (4)展示美食,开展“我是美食小导游”活动。 (5)评选谁是最佳小导游。 2、拓展:(课下,请同学们利用网络调查我们当地的饮食习惯。) 审定:陈庆芬 王 君 教学反思: 编号: 备课时间: 2.我们的营养 设计:莒南县第二小学 张 艳 【教材分析】 本课在对食物有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食物中包含的营养,增加对食物的理性认识。通过开展一些简单的检测食物营养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同时知道维持人类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结合对食品包装袋的研究,拓展获取食品营养信息的途径,帮助学生学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