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暴走日本艺术品陆续回家
暴走日本艺术品陆续回家
日本书法家宇野雪村曾讲过这样一段往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带团到中国旅行,在北京琉璃厂,他们用完所带的现金后,店长拿出一方价格2元的田黄。身无分文的他跑回北京饭店取钱后付了那2元钱。
不足40年,这方2元的田黄现在市场价至少值100万元。
事实上,日本确确实实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进口”着中国藏品。
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中国经济的带动下,直冲云霄,而日本经济的下行使得更多的日本藏家陆续出手。越来越多的拍卖公司开始在日本设立办事处,开始同日本收藏机构合作,同时日本拍卖公司也在中国市场拉开了战线。
暴走日本的中国艺术品陆续返乡了。
互通有无
近日,“日本私人美术馆藏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将亮相北京匡时首届夏季艺术品拍卖会,“私人美术馆”概念就此被引入内地拍卖场。
北京匡时方面透露,上拍于该专场的古代书画几乎囊括了明清两代所有名家巨匠的作品,另有少数宋元珍品。
如李?墨笔《五松图》,气势恢宏;陈洪绶的《花卉卷》,造型古典;光绪进士蒯光典、蒯寿枢父子旧藏的石?《春山幽居图》;王鉴仿倪云林《渔庄秋色图》,清新高逸;龚贤的《清溪隐逸图》,笔墨浑厚;祝允明的《虎丘诗意图》;“二怪”郑板桥与李?合作的《灵石清供图》;八大山人《疏林远岫》等等,融各家墨骨于一体。
这些拍品增加了匡时的自信,甚至计划采取无底价的拍卖方式。
实际上,几年前国内某些拍卖行在尝试新品类专场时,曾用无底价的方法测试市场信心和价格。对于此次的计划,北京匡时书画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于有市有价的古代名家之作采用无底价其实是委托方与拍卖方共同商议决定的。同时拍卖方对这批作品颇有信心,希望不设保留价(即底价),完全凭市场来验证作品的价值。
面对汹涌而来的海外回流趋势,匡时选择了日本。
二战以后,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日趋西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下降,更遑论如前辈那样珍惜中国古代文物。遭遇20世纪90年代经济衰退后,过去大量藏有中国古代作品的私人、??构,愿意将作品回卖中国。
尽管如此,不少业内人士还是谨慎对待海外回流,“回流的作品真假兼有,还需藏家的眼力,采取无底价拍卖的方式可能是‘噱头’。”
这一点,也是钻了拍卖法的空子。据去过日本的一位王姓藏家回忆,他曾在京都、大阪、东京的古玩市场看到诸如王铎、傅山、吴昌硕等中国名家的字画,都是假货。有的假画,甚至还公开在画册上出版。
内地公司设立日本回流专场的同时,日本拍卖公司也将预展开到了中国市场。如日本东京中央拍卖公司就将9月初的上拍品于两个月前呈现在上海的预展厅。
其中,“中国陶瓷美术馆?宫廷夜场”专场拍品全部来自日本九州岛中国陶瓷美术馆的直接委托,是已故东九州岛石油株式会社创始人小手川镰次郎毕生收藏的珍品。如“明永乐青花宝相华堂草纹盘”,原是Mout.TrustcollectionChineseart旧藏,而另一件清雍正釉里红鱼纹碗“大清雍正年制”最早藏于壶中居。
暴走日本
中国的艺术品暴走日本,最早要追溯到东汉时期。
从颁给日本委奴国王这方《汉委奴国王》蛇钮金印开始算起,中国的艺术品、文物传到日本,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旅日书画篆刻家、学者邹涛介绍,1900年之前传往日本的中国历代艺术品,除了个别情况,如《汉委奴国王》印章之类的国家间交往赠送的国礼类外,基本上是在民间交往过程中完成。
唐宋时期,大量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华进行文化交流,他们将唐代的政治制度、宗教等文化传入日本的同时,每次还都带走了许多文物,其中包括王羲之等名家的书法墨迹或摹本。
中国绘画艺术对日本产生影响的时候已经是明清时期,不少日本画家到中国“取经”。如日本室町时代水墨画家雪舟,曾随遣明使到中国访学,在中国宫廷画师那里简要地学到了南宋院体画风,并带走了大量浙派画风作品返国。
1900年之后,非正常的东流不断发生。
清朝灭亡以后,溥仪从宫中以赏赐给弟弟溥杰、溥佳等名义,将大量的宫中历代法书名画一千多件以及各种珍宝,携出宫外。
这些“出品”一部分于1925年抵押给了中国盐业银行,一部分流向了日本;还有一部分,被长期设立于北京的日本古董商“山中商会”收入囊中,它利用庚子赔款在中国收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而后转手,其中包括皇室珍藏在内的珍贵文物,甚至曾于1912年购入恭王府除书画以外的几乎所有古董。
茧山龙泉堂的创始人茧山松太郎,博文堂第二代主人原田悟郎,壶中居的广田松繁不孤斋等等,都入手了不少近现代中国艺术品。
这段时期,中国大师级画家吴昌硕、齐白石、陈师曾等人的作品陆续流入日本,其中以吴最。自光绪十七年(1891)日本书法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