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紫禁城珍宝(两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自紫禁城珍宝(两则)

来自紫禁城珍宝(两则)   来自紫禁城的珍宝   小 方      为庆贺故宫博物院八十华诞,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于春节前在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故宫博物院宫廷珍宝展”,向观众集中展示了故宫博物院所藏工艺美术珍品,特别是通过故宫的收藏特色――清宫旧藏宫廷珍宝,系统、形象地向大众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室生活的奢华、皇宫艺术的精致和宫廷文化的风雅。   为了让本刊读者了解和欣赏这些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珍贵文物,本刊在上海博物馆的支持下,在“珍宝”、“钟表”、“服饰”“三希堂”四个部分、160余件(组)的展品中撷取部分展品并作介绍,以飨读者。   这些展品浓缩了故宫的丰富珍藏,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它们反映了清王朝帝王宫廷生活的各个层面,为认识和研究清代典章制度、宗教文化、工艺美术和清宫皇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同时,这些宫廷珍宝主要来源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和国内各地的进贡,由清代宫廷造办处匠师和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工匠制作的艺术瑰宝,显示了中国清代工艺美术的辉煌成就。本次珍宝展将于3月下旬结束。      碧玉龙凤瓶   (清)最高16.3厘米、最宽20.5厘米、厚4.1厘米   碧玉质地,玉质纯正滢润,微透明,局部有褐斑。器为立体镂空,由一带盖扁瓶及一有孔树桩连接而成。扁瓶有盖,盖顶卧伏一蟠螭为纽。瓶外凸雕一龙盘绕于一侧,瓶颈部两侧雕出双夔耳。瓶身一面雕火珠,一面雕蝙蝠。梅椿花插为不规则椭圆形口,中空,外凸雕一立凤,口衔灵芝与龙回首相望。底部有梅花枝与灵芝相连接。   此器设计精巧,构图讲究,做工精致,刀法圆润。      碧玉描金编磬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鼓长17.4厘米、鼓博5.8厘米、股长12厘米股博8.9厘米、厚约1.3厘米;架通高168厘米、宽195厘米、底座高49厘米、宽23厘米、进深40厘米   清代内廷于殿陛朝贺演奏中和韶乐时,与编钟配套使用的乐器。碧玉质地,十六磬同,阴阳各八。其形呈钝角曲尺状,大小同制,惟厚薄不一,以区分不同之音高。各磬股部阴刻以楷体“乾隆二十九年”年款,鼓部各刻以律名。磬体表面又描金云龙戏珠纹饰之。其制同编钟,惟上左右刻凤首,垂以五彩流苏。左右二承卧凫,凫下为趺座。      崇庆皇太后金发塔   (清乾隆)高153厘米、重107.5千克   塔为金制,通身镶嵌松石、青金石、珊瑚石等色石。塔底为束腰合仰莲花形正方须弥座,四周束腰正中錾刻佛花一朵,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狮子。两层莲瓣纹之间是三层金刚圈。塔身圆形,呈上宽下窄,周身錾刻璎珞及八个兽面。正面安欢门,内置铜镀金无量寿佛一尊。其上是方形束腰塔脖,塔脖上是十三层塔刹,满錾梵文,塔刹两侧各饰飘带一条。天地盘下周坠松石珠穗,并有金铃坠角,盘上有日月,嵌红珊瑚及松石,并镌刻“大清乾隆年敬造”款。此塔为乾隆皇帝为纪念母亲崇庆皇太后,于四十二年(1777年)命宫中造办处制造。这座金发塔,用以供奉其母生前落下的头发。此塔是故宫现存最高最重的金塔。      翠三羊佩   (清)长6.4厘米、宽4.3厘米、厚1.1厘米   佩翠质,长方形,正面浮雕三羊、松树和山石,左上雕出云中太阳。佩另面整雕成自然山石。佩上有孔,系黄丝线,上穿粉碧玺珠一个,珊瑚米珠两组。“三羊”取“三阳开泰”之意。此佩是清代后妃所佩之物。      秋山行旅图玉山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高130、底宽70、厚30、铜座高25厘米   新疆和田玉中青玉质地,局部呈淡黄色,绺纹较多。山峰形。正面一条水道自山顶贯通至山脚,泉水湍急。山路崎岖,水道蜿蜒,几小队行者或骑驴或挑担向山顶进发,艰难地行走于木桥、栈道和羊肠小路上,愈往上路愈窄,坡也更陡。近山顶处隐约显露一雄关城楼,山间古树横斜,怪石嶙峋,山坳中还掩映有瓦舍数间,人影绰绰似在小憩。背面悬崖更为陡峭,几株枯树倒挂岩隙,林间疏影深处暗流悄然,一派阴暗险峻的山背景色。   据记载,玉料由新疆和田运抵京城后,由造办处做样,载运至扬州雕刻。历时数年,在乾隆三十五年告竣,重数千斤,累计用工三万余人。乾隆皇帝曾赋诗一首曰:“再题和田玉关山行旅图――用旧题关仝山行旅图诗韵”,由此可知,此玉山乃是仿照宫廷画师金廷标所绘的《秋山行旅图》而为。更难能可贵的是,玉山根据玉质绺纹的走向雕琢山势,增加山峰的陡峭感,同时又利用玉质局部的淡黄色,采用俏色手法,在山峰一侧形成日落的暮色,增加了山里的意境,丰富了整件作品的色调。      铜镀金象驮转花钟   (英国 18世纪)高192厘米、宽135厘米、厚78厘米、表径8.5厘米   钟通体铜镀金。底座之上站立背负二层亭子的大象,亭子上方为计时装置,白珐琅两面钟盘,其正面的两个弦孔分别负责走时、报时,背面有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