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自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报道中外合拍中国电影必走之路
来自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报道中外合拍中国电影必走之路
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的“七彩风车”标志彩旗出现在二环路时,恐怕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至少八卦新闻里没有人提它,明星们也不提。
27.94亿元1 4月28日落幕的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洽商活动签约10项,签约总额一举创下中国电影节展的新纪录。
电影季邀请了来自全球的21位国际电影节主席参加,其中有五大国际电影节中的3位主席,13个国际A类电影节中的8位主席。规模之大,在中国是空前的,在国际电影节上也很少见。
4月23-28日,本刊记者带着“商眼”“冒充”“娱记”身陷电影季数天,试图把这其中纷扰看个明白。境外导演:我已等待了多年,为何城门还不开
Dan是以色列导演,气度不几,风度翩翩,岁数五十上下。但是吸引记者的不是他的外表,而是他的作品,电影《力量山谷》(希伯来文:Gei Oni),讲一个身世悲惨的犹太女人如何坚强面对人生的故事。电影的每个画面的构图看起来都很完美无缺,像油画一样,情节的节奏很慢,流淌着诗意。
据Dan介绍,他来中国时间不长,现在在北京戏曲学院“帮忙”。这个电影能不能在中国院线占一席之地,Dan,心里完全没有把握,他觉得中国人理解犹太文化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他一直在中国西南、西藏一带拍摄,希望拿出一部新的和中国有关的片子,再和中国有关方面谈合作。
作为电影洽商展的一部分,一些半成品项目也参加了展示与路演,企图找到资金。电影《偷偷乐》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展位在展厅最里面,导演是马来西亚华人柴金龙,他在中国已经“混”了八年,“我已经回不去了,我所有社会关系都在中国。”
展示了6分钟的介绍资料片后,柴金龙说:“这是我的一个想法,这个故事已经完成了,剧本也完成了,团队也有了,演员也有了,我现在需要资金。嘘……但是不能说得这么直白,会把人吓走的。”《偷偷乐》讲述的就是在都市群楼中人在压力中找乐子的精神。
据了解,2009年8月12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就保护美国图书、音乐以及电影的对华出口问题上裁定中国政府不得硬性要求美国知识产权所有者只能与政府控管的公司做交易。去年1月19日,中国上诉失败,WTOt式裁决,中国于当天开始--的14个月内,开放娱乐产品市场。如今规定的时间已经到了,中国是否会放开呢?
现在看起来,一切似乎并无变化。目前有权引进外篇的发行公司仍是中影和华夏。其中进口买断片的引入流程是:国内拟引进方先选定片目,并同国外片方初步接洽
国内拟引进方委托中影、华夏进口,并承担进口费用;由中影、华夏报送电影局,交由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过程如上)--国内拟引进方“协助”中影、华夏做推广和发行,并向中影缴纳一定管理费用
影片在院线放映。发行方(中影、华夏)、放映方和实际引进方按约定比例分成。
因此现在确知的是,中国老百姓每年可以正式看到外国片子仍是20部。电影审查制度继续保持,至于分级制度,还未提上日程。
在电影魅力-北京论坛的导演交流会上,多个国外导演都提到,很多国外导演到中国想自己打开市场,多以失败告终。
中国电影:你的心事,老外不懂
那么反过来,国产影片拓展境外市场,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呢?
非常凑巧的是,记者巧遇巴黎中国电影节创办主席高醇芳女士,她的亲和与谦逊,竟与记者一见如故。高醇芳母亲是英国人,父亲中国人,她常住巴黎三十余年,尤其亲手创办了巴黎中国电影节,对电影的了解可谓非常深厚。记者于是向她讨教中国电影在巴黎的地位。
“几乎没有声音。”她说。
“您的意思是,非常边缘?”
“不,比边缘还要严重,没人看。”
高醇芳说,除了《花样年华》还不错之外,巴黎人是不接受“较为粗糙”的中国影片的。
被欧洲电影节培养起来的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也频频亮相法国,贾樟柯、娄烨、王超、王小帅、陆川是法国观众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导演,他们往往是先参加电影节亮相,然后进入法国的艺术院线放映。但是当记者向高醇芳求证以《世界》、《站台》、《小伍》出名的贾樟柯在法国影响如何时,她立即摇头,“我不会欣赏那种电影。”
贾樟柯在内部放映《世界》时,与记者有一面之缘。从个人角度说,那是一部冗长而乏味的影片。国画造诣较高的高醇芳,大概根本无法忍受那种镜头僵硬、色彩甚至有点脏的片子。
随着最近几次戛纳电影节,以及其它著名电影节上中国影片的缺位,多个影评家认为,中国电影更大程度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
但是高醇芳表示,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影片,在巴黎是受欢迎的。
在场另外一位法国电影界专家认为,中国电影近年的发展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是“令人吃惊的”。但他同时指出,中国电影在法国电影市场所占的份额并不理想,想在法国、全球市场上更加有所作为,中国电影、电影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