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枣疯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研究-cloning and research of jujube witches broom related genes.docxVIP

抗枣疯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研究-cloning and research of jujube witches broom related genes.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枣疯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研究-cloning and research of jujube witches broom related genes

英文缩写表Abbreviations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CTAB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ris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三(羟甲基)氨基甲烷AFLP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PAG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isN,N-methyleme-bis-acrylamide甲叉双丙烯酰胺AcrAcrylamide丙烯酰胺RNaseRNAenyme核糖核酸酶TEMED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N,N,N,N,-四甲基乙胺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乙二胺四乙酸dNTPDeoxynucleotideTriphosphates脱氧核苷三磷酸TaqThermusaquaticusDNApolymerase栖热水生菌DNA聚合酶pmRotatinalspeedperminute每分钟转速ESTExpressedSequenceTags表达序列标签SON-PCRSingleoligonucleotidenestedPCR单侧寡聚核苷酸嵌套PCRAPSAmmoniumPersulfate过硫酸铵ddH2ODoubledistilledwater重蒸水RgeneResistantgene抗病基因EBEthidiumBromide溴化乙锭bpbasepairs碱基对TETris-EDTAbufferTE缓冲液UUnit(酶)单位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1引言1.1枣疯病的研究现状枣疯病是枣树生产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检疫病害,也是植原体类重大疑难植物病害,国内外枣区均有发生[1-3]。在1951年,我国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四川、山东、湖南、江苏、浙江等省均有此病发生,其中以河北、山东最为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枣疯病出现大爆发势头,河北省太行山和玉田枣区的年发病株率已达5%~10%[3,4]。近年来,我国枣疯病日益严重。据河北省林业科学院调查,太行山枣区发病株率已达5%~10%,重病区达60%~80%;阜平县病树率达10%~15%,重病区达70%以上;唐县病树率达10%,数十万株枣树大部分被枣疯病毁灭[5]。事实上,一些枣园甚至有的枣区,如北京的密云小枣产区已经被毁灭。枣疯病已成为枣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制约因素,进一步了解和防治枣疯病是当务之急。换言之,如果枣疯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若干年后许多枣区将会被毁灭。据调查统计,仅河北省每年因枣疯病死树达数百万株,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万至上亿元;全国每年因枣疯病死树逾千万株,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可见,枣疯病已成为危及到枣产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因此迫切的需要对其进行研究解决。枣树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生理上的紊乱,内源激素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平衡失调,小枝丛生,花器返祖,果实畸形等。初发病枣树,一般从花期开始首先在局部枝条上表现症状,然后逐步扩散至全株。枣树发病后很快失去结果能力,大部分3-5年左右整株即枯死。我国从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对枣疯病进行了研究,一致认为此病是病毒病害,直到1967年DoiY.等从桑树萎缩病病株的筛管切片中发现类菌原体(MLO)以后,人们对枣疯病病原的认识才转移到植原体上来[6]。1973年韩国的YiC.K.和LaY.J首先在感染枣疯病的叶脉筛管中用电镜观察到了大小在125~970nm的植原体[7]。在国内直到1981年徐少华、王祈楷等通过系统的比较最后确定了枣疯病是由植原体感染引起,而不是病毒侵染的结果[8]。邱并生等曾利用RFLP技术对收集到的感染植原体的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