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社会工作概论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社会工作概论讲义.doc

社会工作概论 在开始我们这个学期的课程之前,让我们先来听听一社会工作者的心声: 从事社会工作多年,发现比别人少些东西,比别人少的是金钱报酬,当然也比别人少有机会到富丽堂皇的舞台去领奖。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辛劳,待遇微薄,工作做得好是应该的,不要期望别人来赞美。所以社会工作者不但要自己鼓励自己,还要互相鼓励、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互相打气、互相支持,才能使他们有耐力、毅力,继续工作。 不过,社会工作者也比别人多些东西,比别人多“心”――爱心耐心、热心、恒心和坚强的心。当然也比别人多关心人,比别人多了解自己,也多了解别人,比别人机会更多的获得人间真情,促成更多的自我成长。受到别人的期望多,付出也多,获得别人的信任、尊敬和友谊更多,。 因此,做一个社会工作者是很值得的。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领域及内涵 社会工作是有历史传统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几乎与人类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息息相关。人类问题,通常受到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影响,因而社会工作者用以协助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也随之有所改变。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发展伊丽莎白济贫法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汉堡制是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因创立于德国的汉堡市而得名。内容:????1788年汉堡市为解决乞丐列队街市并沿门乞讨的问题,委托布什教授拟定救助方案。然后由议会推选出来的志愿委员会开展工作,其宗旨是助人自助。具体措施是:将全市划分为60个区,每区设1 名监督员,负责对该区贫民进行调查和救济。市政府设立一个中央办事机构,联络各社会救济机构协同工作,总理全市的济贫业务。包括为失业者介绍工作,给贫困者提供救济,将贫苦儿童送往工艺学校学习就业技能及语文,把患病而自己无钱诊治者送往医院治疗。同时,规定市民对沿门乞讨者不准任意施舍,以避免把一些乞讨者养成好逸恶劳的懒汉,这样也有助于城市的市容管理。汉堡制实施了13年,收到了积极的成效。 ????爱尔伯福制是德国爱尔伯福市于1852年开始实施的一项社区救助制度,该制度仿效汉堡制,但有不少改进。该制度将爱尔福特市按人口数量平均分为564段,每段约300人,其中每段贫民不得超过4人,段为基层组织,每段设一名赈济员,赈济员是志愿工作者,由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赈济员主要负责对贫困家庭的调查,确认贫困后再予以救济,以后每两星期还要进行追踪调查。为防止受助者产生依赖心理,发给的救济款是法律规定的最低限度。每14段为一赈济区,区设一名监察员,领导由14个段联合组成的赈济委员会,定期开会,指导各段的赈济工作。段为中层组织,上面还有负责全市济贫工作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市的济贫所、医院等救济机构,是全市济贫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也定期开会。???爱尔伯福制通过建设有效的三级工作组织,上下协调,信息畅通,使济贫工作既深入细致又灵活高效,为当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和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后来都因为城市人口增加,济贫事务增多且日趋复杂而渐渐不再适用。德国政府不得不将建立新的安全机制与保障机制提到重要位置来思考,从而提供能够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各种社会保险制度成为新的政策选择。19世纪80年代,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从此,德国的社区工作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892年“新汉堡制”问世,“新汉堡制”的特点是废除分段制度,由政府通过社会福利制度统一救助贫困者,社区负责社会福利制度的具体实施,同时发挥民间社会福利组织的作用。三英、美的慈善组织协会????慈善组织协会首先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末的英国,是为了协调各类慈善机构活动而建立起来的一类组织的总称。当时英国慈善机构林立,这些组织虽然都以募集捐款、救济贫民为宗旨,但是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各自为政,造成了工作上的重复冲突以及救助资源的浪费。鉴于此,英国牧师H.索理于1868年建议成立一个理事会,以协调政府和各民间慈善机构的活动。1869年伦敦成立了“组织慈善救济与抑制行包协会”,后易名为“慈善组织协会”。??1877年,美国牧师S.H.哥尔亭在美国的布法罗也建立起了一个慈善组织协会。哥尔亭曾对伦敦的慈善组织协会进行过考察。他效仿伦敦慈善组织协会的做法,将贫民划分为“值得救济的贫民”和“不值得救济的贫民”以区别对待。强调对个人和家庭的救济申请进行调查,力求避免慈善机构的救济资源的浪费。对于不值得救济的贫民,哥尔亭主张强迫他们在救济院或习艺所内改变他的生活方式,促使他们做到自食其力。哥尔亭在理论上还发展了机构间的合作、社区教育、个别化、适当的救济、行乞的抑制、预防性博爱及个人服务等7个概念。??哥尔亭创办的慈善组织协会后来也迅速扩展到美国的其它城市。到1892年,美国已建立起12个慈善组织协会。????慈善组织协会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