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医学成像技术知识概论 医学影像课件.ppt

第一章医学成像技术知识概论 医学影像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医学成像技术知识概论 医学影像课件.ppt

四、超声成像 超声成像的发展 1928年 研究超声的生物效应; 1950年 应用A型超声显示仪对人体进行检查; 60年代 应用超声波进行理疗,眼科及牙科手术; 70年代 实时B型超声显像仪应用于临床; 80年代 图像质量大为提高,各种特殊探头出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出现。 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结构 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结构包括: 探头、显示器、基本电路 超声诊断仪的类型 A型超声诊断仪(幅度显示) M型超声诊断仪(运动显示) B型超声诊断仪(切面显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普及型B超 便携式B超 实例: MRI (Magnetic Resonan Imagceing) PET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 Ultrasound Imaging 快乐地学习 有兴趣才有乐趣! 有了乐趣,学习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 培养兴趣比多掌握几个公式更重要! 学习成为乐趣,教师就可以下课了! ? 第一节 医学成像技术的分类 按其成像原理和技术的不同,分为两大领域: 一、以研究生物体微观结构为主要对象的生物医学显微图像学(biomedical microimaging,BMMI) 二、以人体宏观解剖结构及功能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医学影像学(modern medical imaging,MMI) 现代医学成像按其信息载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X线成像:测量穿过人体组织、器官后的X线强度; (2)磁共振成像:测量人体组织中同类元素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 (3)核素成像:测量放射性药物在体内放射出的γ射线; (4)超声成像:测量人体组织、器官对超声的反射波或透射波; (5)光学成像:直接利用光学及电视技术,观察人体器官形态; (6)红外、微波成像:测量体表的红外信号和体内的微波辐射信 号。 一、X线成像 X线投照 1901???????伦琴 (Roentgen) 发现X射线(1895) 1914???????劳厄(Laue) 晶体的X射线衍射 1915???????布拉格父子 (Bragg) 分析晶体结构 1917 巴克拉 (Barkla) 发现元素的标识X射线 1924???????塞格巴恩 (Siegbahn ) X射线光谱学 1927???????康普顿(Compton等六人) 康普顿效应 1936???????德拜 (Debye) 化学 1946???????马勒 (Muller) 医学 1962 沃生(Wason等三人) 医学 1964???????霍奇金 (Hodgkin) 化学 1979???????柯马克和豪森菲尔德(Cormack/Hounsfield) 医学 1981 塞格巴恩(Siegbahn) 物理 同X射线有关的诺贝尔奖 诊断用X线机分类 (1) 透视用X线机 (2) 普通摄影用X线机 (3) 消化道造影用X线机 (4) 胸部摄影用X线机 (5) 心血管造影用X线机 (6)其他 X射线诊断系统 数字血管减影系统 ___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的结合 减影技术的基本内容: 把人体同一部位的两帧影像相减,从而得出其差值部分,减影像中骨骼和软组织等背景影像被消除,只留下含有造影剂的血管影像。 GE 1250MA心血管造影机 移动式C型臂手术X线机 冠状动脉X光介入治疗术 数字X线影像设备 CR(Computed Radiography)系统 DR(Digital Radiography )数字放射摄影系统 Direct Ray X光直接数字成像采集系统?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 1. 历史的回顾:CT的发展 1895年 伦琴发现X线,为CT诞生打下基础。 1917年 奥地利数学家J.H.Radon提出图像重建理论的 数学方法。 1963年 A.M.Cormack描述了计算人体吸收分布特性的 技术方法。 1972年 G.N.Housfield 和J.Ambrose进行了第一次 临床CT检查。 1974年 共安装60台临床CT(头颅CT)。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