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血细胞 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病
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病 ;全血细胞减少概述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的临床表现。 全血细胞减少并非独立的疾病,它是多种伴有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疾病的临床表现。所谓全血细胞减少是指红细胞<4.0×1012/L(女性<3.5×1012/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100×109/L。; 全血细胞减少按病因学大致可分为五大类:
(1)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AA),肿瘤放疗后或晚期骨髓衰竭等。
(2)无效造血。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3)部分血液肿瘤和转移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瘤。
(4)骨髓造血组织结构严重破坏。如骨髓纤维化,代谢性骨病,肉芽肿性疾病。
(5)成熟血细胞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
; 有人统计2001-2002年的5025例骨髓活检(BMB)中,伴有全血减少表现的病例649例(13%),经BMB及其相关检查最终确诊结果排在前8位的病种(见表1)。最常见为再生障碍性贫血(241例,37 %),其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9例,11%),再次为急性髓系白血病(40例,6%)。
; 附:694 例全血细胞减少最终确诊结果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41(37 %)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69( 11 %)
3.急性髓系白血病 40( 6 %)
4.骨髓纤维化 15(2 % )
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4(2 %)
6.巨幼细胞性贫血 13(2 % )
7.淋巴瘤侵犯骨髓 8(1 % )
8. 浆细胞骨髓瘤 7( 1 %)
9.其他 266(41 %)
;造血干细胞疾病:
随着造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发现不少血液病的发病与造血干细胞的质和量的异常有关.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常出现的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就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受累及所致,统称为“造血干细胞疾病”。
;;血细胞的生成部位
成人的各种血细胞均发源于骨髓
从胚胎的第二个月开始,由肝脾造血;到第四个月肝脾的造血功能逐渐减少,骨髓开始造血并逐渐增强
婴儿出生时几乎完全依靠骨髓造血,但在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可再参与造血
白血病细胞易在肝、脾、淋巴结中增值浸润引起肝、脾、淋巴结肿大。
;血细胞生成的一般过程
各类血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造血过程: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
造血干细胞: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能力
定向祖细胞包括:
1、红系定向祖细胞
2、粒一单核系祖细胞
3、巨核系祖细胞
4、淋巴系祖细胞
前体细胞:早期、中期、晚期幼稚细胞。
;白血病的致病因素:
一、 生物因素:
病毒感染可诱发白血病,部分免疫功能异常者,患白血病危险度会增加
二、 物理因素:
X射、r射线等电离辐射。
三、 化学因素:
苯及含苯的有机溶剂;氯霉素;抗药物的烷化剂等都可损伤造血细胞引起白血病
四、 遗传因素:
这些也是引起其他血液病的致病因素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原始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累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组织器官,表现为正常造血细胞显著减少。;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成度和自然进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及早期幼稚细胞。慢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的阶段,多为成熟幼稚细胞和成熟细胞。
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可将急性白血病分为:
1。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急淋)
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简称:急粒,急非淋) 。
;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根据细胞形态学和临床预后的不同,将ALL分为L1,L2,L3三个亚型。
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临床将AML分为7个亚型。
M1: 急性极微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白血病 M2: 急性部分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白血
M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 急性红白血病
M7: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的致病因素:
一、 生物因素:
病毒感染可诱发白血病,部分免疫功能异常者,患白血病危险度会增加
二、 物理因素:
X射、r射线等电离辐射。
三、 化学因素:
苯及含苯的有机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