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民防暴反恐手册之系列二十八
公民防暴反恐手册之系列(二十八)
应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
现场救援,救命为要;脱离险地,迅速展开;止血包扎,依伤施救;骨伤固定,小心转运;
休克窒息,疏通气道;心肺复苏,方法重要;轻伤处理,重伤呼救;人人学用,遇险保命。
恐怖暴力形式有多种样式,造成人员受伤的情况通常有:直接暴力伤、爆震伤、枪弹伤、烧伤、化学性中毒、放射伤及生物病原体感染等。但主要表现为:出血、骨折、脏器损伤、肢体离断、休克、烧烫伤、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现场急救应对症采取:止血、骨折适当固定、心肺复苏等简单有效的处置方法,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急救,提高救治效率。
●现场急救目的与原则
◆现场急救目的
暴恐事件中,人员受伤多,现场混乱,现场急救的首要目的是抢救生命,降低伤亡率,在自救互救中,应采取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为后续系统化、规范化救治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场急救原则
第一,现场急救应分清轻、重、缓、急,果断采取救治方法。在急救中,对于意识清醒,有一定自理能力的伤者,应首先尽快协助其脱离现场,然后进行自救或求助于旁边的公众人员帮忙。对于意识不清醒的危重伤员,救助者应快速判断伤员心跳、呼吸的状况,对于心跳、呼吸停止的伤者,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
第二,施救者要敏锐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第三,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迅速呼叫120专业救护人员,安全转移并进行后续系统性治疗。
●现场急救可利用的急救用品
现场急救由于突发性特点,缺乏急救用品,一些随身物品可能在应急处理时派上用场。
第一,长筒袜子:不管穿在脚上的还是旧的,均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
第二,领带、腰带:骨折时可以作固定夹板用或作止血带用。
第三,丝巾或长条巾:上肢骨折时可作三角巾用。
第四,手帕、手巾:出血时可用作止血,也可作冷湿敷用。
第五,杂志、尺子、厚包装纸、伞、手杖均能在骨折时作夹板用。
第六,衣物:可撕成长条代替绷带。
●伤口包扎
伤口包扎具有保护伤口、压迫止血、减少感染、减轻疼痛、固定敷料和夹板等作用。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快,即动作敏捷迅速;准,即部位准确、严密;轻,即动作轻柔,不要碰撞伤口;牢,即包扎牢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免纱布脱落。
包扎伤口,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方法,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包扎材料和包扎方法。
第一,绷带环形法。这是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小伤口的包扎都是用此法。它还适用于颈部、头部、腿部以及胸腹等处。方法是: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圈、第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最后用粘膏将尾固定,或将带尾剪开成两头打结。
第二,绷带蛇形法。多用于夹板的固定。方法是:先将绷带环形法缠绕数圈固定,然后按绷带的宽度作间隔的斜着上缠或下缠即成。
第三,绷带螺旋法。多用在粗细差不多的地方。方法是: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固定,然后上缠每圈盖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
第四,三角巾头部包扎。先把三角巾基底折叠放于前额,两边拉到脑后与基底先作一半结,然后绕至前额作结,固定。
第五,三角巾风帽式包扎 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各打一结,即成风帽状。在包扎头面部时,将顶角结放于前额,底边结放在后脑勺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面部拉紧,向外反折包绕下颌,然后拉到枕后打结即成。
第六,胸部包扎。如右胸受伤,将三角巾顶角放在右面肩上,将底边扯到背后在右面打结,然后再将右角拉到肩部与顶角打结。
第七,背部包扎。与胸部包扎的方法一样,唯位置相反,结打在胸部。
第八,手足的包扎。将手、足放在三角巾上,顶角在前拉在手、足的背上,然后将底边缠绕打结固定。
第九,手臂的悬吊。如上肢骨折需要悬吊固定,可用三角巾吊臂。悬吊方法是:将患肢成屈肘状放在三角巾上,然后将底边一角绕过肩部,在背后打结即成悬臂状。
◆包扎注意事项:
第一,直接敷于伤口的软织物要尽可能清洁,防止加重伤口污染。
第二,包扎要松紧适宜,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起不到固定或止血效果。
第三,打结或别针固定的位置应避免压在伤口上或坐卧压得着的地方。
第四,包扎动作要轻巧敏捷,不要碰触或污染伤口,防止引起疼痛、出血和感染。
●现场止血
现场急救时,首要的是采取紧急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出血按损伤的血管性质分类;
第一,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由伤口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
第二,静脉出血。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