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和 与运动减肥 全套.ppt

  1. 1、本文档共1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营养和 与运动减肥 全套.ppt

2、儿童标准体重 6个月: 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6 7~12个月: 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5 1岁以上: 标准体重(kg)=8+年龄×2 分类 判定标准 正常范围 低于或超过标准体重10%以内者 I度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10~19%者 II度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20~24%者 III度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25%以上者 根據標準體重進行肥胖的判定 腰圍和腰臀比 腰围 男性90cm 女性80cm 腰臀比 男性0.90 女性0.85 體重指數(BMI) 体重指数= 体重(公斤) 身高2(米) 分类 BMI 正常 18.5-22.9 超重 23-24.9 I度肥胖 25-29.9 II度肥胖 ≥30 4、皮褶厚度 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测定部位有上臂肱三头肌部、肩胛下角部、腹部、髂脊上部等,其中前三个部位最重要,可分别代表个体肢体、躯干、腰腹等部分的皮下脂肪堆积情况,对判断肥胖和营养不良有重要价值。 (1)三头肌部皮褶厚度 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②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联机中点处。③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④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标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量三次,记录以毫米为单位。 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②测试人员用油笔标出右肩胛下角位置。 ③在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厘米处,顺自然皮褶方向(即皮褶走向与脊柱成45°),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 ④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标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量三次。 (2)肩胛下角皮褶厚度 测试方法: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②在腋前线向下延伸与髂脊上相交点垂直捏起皮褶。 ③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标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量三次。 (3)髂脊上部皮褶厚度 年龄 男性 女性 9~11 1.0879-0.00151·T 1.0794-0.00142·T 12~14 1.0879-0.00133·T 1.0888-0.00153·T 15~18 1.0977-0.00146·T 1.0931-0.00160·T 19以上 1.0913-0.00116·T 1.0879-0.00133·T 脂肪百分比的计算 F%=(4.570/D-4.124)×100% 注:F%表示脂肪百分率;D表示体密度(见下表) 体密度表 注:T=右肩胛下皮褶厚度(mm)+上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mm) 體脂百分比 能夠準確反映體內脂肪的含量 男子 10~20% 女子 18~28% 治疗肥胖目前手段 运动疗法 营养调整 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心理和社会支持 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干预 科学锻炼+合理营养 健康、自然、安全的減肥方法 运动疗法 全身性的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 1、 通过肌肉运动调节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消耗。 2、 在运动中肌肉加强了对血液内游离脂肪酸的摄取及利用。 3、肌肉运动还能增加血液内葡萄糖的利用率,防止多余的糖转化成脂肪,这样就减少了脂肪的形成。 运动减肥的原理 4、运动能够提高安静代谢率(RMR) 5、运动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来影响脂肪代谢。 6、运动可以通过改善心肺功能,从而影响脂肪代谢。 运动强度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1、在低强度运动时(25%的最大摄氧量),脂肪酸释放入血的速率和氧化率是最高的,但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2、在65%的最大摄氧量的运动强度下,脂肪氧化所占供能比是最大的。 3、当运动强度达到85%最大摄氧量时,脂肪氧化总量下降。 运动时间和脂肪代谢 1、不论在什么强度的运动下,脂肪的大量动员要大大延后于糖,一般在20分钟以后才出现大量的脂肪酸入血和氧化。 2、在25%最大摄氧量运动强度时,运动开始30分钟后和2小时相比,总的脂肪和糖氧化率改变很少。 3、在65%最大摄氧量运动强度时,运动开始30分钟后和2小时相比,脂肪酸释放入血的量及其氧化程度随着时间延长不断提高。 步行,跑步, 步行→跑步, 自行車,游泳, 有氧健身操等 有氧運動 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 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 每次运动20~60分钟 每周进行3~5次运动 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增进健康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