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治疗的基本的 理论与操作 .pptx
针刺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操作
潘艳君 康复治疗部
主
要内容
1
毫针刺法
2
电针法
3
三棱针法
4
皮肤针法
毫针的基本构造与规格
1.基本结构
针尾、针柄、针根、针身、针尖
2.规格
寸
0.5
1.0
1.5
2.0
2.5
3.0
毫米
13
25
40
45
50
65
号数
26
27
28
29
30
31
直径
0.45
0.42
0.38
0.34
0.32
0.30
a.针身长短(mm)
b.针身粗细 (mm)
消毒
针具器械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法
2.药液浸泡消毒法
3.煮沸消毒法
医者手指消毒
针刺部位消毒
治疗室内消毒
针刺体位的选择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2.夹持进针法
3.舒张进针法
4.提捏进针法
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方向:进针时针尖对准的方向或部位
1.依经脉循行定方向:迎随补泻
2.依腧穴定方向:保证安全
3.依治疗需要定方向:气至病所
角度与深度
角度: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 夹角。
1)直刺 2)斜刺 3)平刺
深度: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
浅刺
深刺
年龄
老人小孩
中青年身体强壮
体质
形瘦体弱
形胖体强
病情
阳证、新病
阴证、久病
部位
头面胸背(皮肉少)
四肢、臀腹(肌肉厚)
季节
春夏
秋冬
行针手法
基本手法
1)提插法:上提下插,反复运针做上下纵向运动。以0.3-0.5寸为宜,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方向角度。
2)捻转法:逆顺时针捻转动作,针身在体内来回旋转。捻转角度一般在180º-360º,避免单向捻针,防止针体被肌纤维缠绕,引起疼痛或滞针。
辅助手法
1)循法:顺着经脉循行路径,在针刺腧穴上下部位轻柔循按的方法。
2)弹法: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
3)刮法:拇指或食指指腹抵住针尾,其余某指指甲自上而下刮动针柄的方法。
4)摇法:手持针柄轻轻摇动,直立针身而摇或卧倒针身而摇。
5)飞法:拇食指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数次。
6)震颤法:手持针柄,小幅度快频率提插捻转针体使针身轻微震颤。
补泻手法
(一)单式补泻手法
补法
泄法
捻转补泻
拇指向前用力重,向后用力轻
拇指向后用力重,向前用力轻
提插补泻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
先深后浅,轻插重提
徐疾补泻
徐徐刺入,极速出针
极速刺入,徐徐出针
迎随补泻
顺经而刺
逆经而刺
呼吸补泻
在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
出针时摇大针孔
平补平泻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二)复式补泻手法
1.烧山火
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2.透天凉
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
针刺注意事项
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
孕妇腹部、腰骶部腧穴皆不宜针刺,禁刺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络的腧穴。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
皮肤有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及有出血倾向、高度水肿者,不宜针刺。
针刺异常情况
晕针
原因:体虚、紧张、体位不当、手法重
表现:头晕面白、心慌冷汗、恶心欲吐
处理:起针、平卧、保暖、灸治
预防:针对原因,注意观察
滞针
原因:紧张、肌肉筋挛、单向捻针
表现:针体捻转、出针困难,疼痛
处理:放松肌肉、反向捻针
预防:做好解释,消除顾虑,注意手法。
针刺异常情况
弯针
原因:手法不熟练、体位移动
表现:针身弯曲
处理:恢复体位,顺势拔针
预防:熟练手法、不要随便变动体位
断针
原因:针具质量差、手法重、滞针弯针处 理不当
表现:针身折断
处理:镊子拔出、手术取针
预防:检查针具、保留部分针身在体外
针刺异常情况
血肿
原因:刺伤血管
表现:肿痛、皮肤青紫
处理:先冷敷后热敷,再轻揉按
预防:避开血管,按压针孔
刺伤脏器
原因:针刺角度、深度不当
表现:气胸
处理:休养观察、胸腔穿刺抽气
预防:熟悉解剖、手法正确
电针法
电针法:在毫针针刺得气的基础上,应用电针仪输出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作用:减少行针工作量、提高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准确控制刺激量。
刺激参数
连续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融数学--第四章 本金利息分离技术知识.ppt
- 金融机构相关管理课件1.02.第2章 金融体系总览.ppt
- 金融机构相关管理课件1.03.第7章 金融机构的成立.ppt
- 金融机构相关管理课件1.04.第17章 银行和金融机构相关管理.ppt
- 金融机构相关管理课件1.05.第10章 实施货币政策:工具、目的和最终目标.ppt
- 金融机构相关管理课件1.06.第20章 共同基金.ppt
- 金融机构相关管理课件1.07.第21章 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ppt
- 金融机构相关管理课件1.09.第3章 利率的含义及其在定价中的作用.ppt
- 金融机构相关管理课件1.11.第24章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险.ppt
- 金融机构相关管理课件2.04.第17章 习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