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关于“礼貌原则”及不礼貌现象研究.docVIP

浅析国内关于“礼貌原则”及不礼貌现象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国内关于“礼貌原则”及不礼貌现象研究

浅析国内关于“礼貌原则”及不礼貌现象研究   摘要:对于人们言语交流,“礼貌原则”一直都是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礼貌原则”的提出,指导人们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于“礼貌原则”的违反现象也大量存在。文章考察了近年来国内对礼貌和不礼貌言语的研究情况,对相关理论和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后发现,目前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对“礼貌原则”不足的探讨和“礼貌原则”的违反、不礼貌产生的原因研究上。文章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避免交际失误。   关键词:言语;礼貌;礼貌原则;不礼貌      一、引言   在Brown Levinson的礼貌模式和“礼貌原则”提出后的许多年内,语言学家一直在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跨文化等各个角度在讨论着“礼貌原则”。而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Leech的“礼貌原则”进行研究补充的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关注“礼貌原则”的违反的研究。他们不仅发现了Brown Levinson的礼貌模式,或者是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及准则、礼貌层级存在着让人质疑之处,还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二、礼貌和“礼貌原则”   (一)礼貌   针对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现象,Leech(1983)提出了一套各社会、各群体共享的普遍性的“礼貌原则”;Brown和Levinson(1978/1987)则提出了面子理论。这两个理论的共同点是旨在对礼貌这一普遍现象做出解释。在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学者们一般把面子定义为:“交际实践中的参加者所相互给与的、相互协同的公共意象。”(Scollon Scollon,2000)。Levinson把礼貌又分成积极礼貌(positive politeness)和消极礼貌(negative politeness)。在社会语言学领域,交际者相互间关于关系的推测以及关于面子的协同的研究,就是面子的研究,也被称之为礼貌理论的研究。   (二)“礼貌原则”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E.Goffman最早从社会学角度谈“面子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Facework),提出了礼貌模式。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及其4准则,从而大大推动了“会话含义”理论的向前发展。可以说Grice提出的“合作原??”是言语交际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如果在交谈时人人都能严格遵循这4条准则,他们便可以进行效率最高、最合理的交际。但事实上,人们并不总是遵循“合作原则”及其4准则,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说话,这也就使以解释话语字面意思为主的“合作原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由于合作原则存在着一些不足,Leech等学者对合作原则及言语行为论(Speech Act Theory)均不尽满意,认为这两种理论虽有其合理之处,但不能解释语言运用中的全部现象,并进而提出了“礼貌原则”(刘润清,1987),并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拯救合作原则(Leech,1983:81)。“礼貌原则”包括策略准则(Tact Maxim)、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三、国内语言学界对于“礼貌原则”的质疑   近年来,国内语言学也有较大发展,许多学者对“礼貌原则”提出了质疑。王秀萍(2000)提出了语用距离对尊称礼貌性的制约。影响话语礼貌的各种因素综合称为“语用距离”,而礼貌就是交际双方语用距离的特定反映。言语是否满足礼貌的要求取决于语言外的因素。语用距离因社会文化、情景场合和交际双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还表现在交际者可以使用一定程度的礼貌语言使之得到改变。因此,礼貌的功能是维持或改变现有的语用距离。如尊称形式礼貌与否要看交际参与者的语用距离而定。如果与语用距离相适,则是礼貌的,反之则可能是不礼貌的、过分礼貌的。   王丽娜、彭漪(2004)根据对“面子行为理论”、合作原则以及“礼貌原则”研究后,提出先现实生活中礼貌的需求常常促使人们暗示而不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言不由衷。同时也可以说这类礼貌语言违反了言语行为的适宜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之一的真诚条件(honesty condition)。   谢朝群、何自然(2005)从哲学的角度对礼貌策略和规范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礼貌策略和规范说预设了礼貌只能是有意识或自觉的行为,而不是无意识的或不自觉的行为,剔除了非理性、无意识的因素,试图说明我们做事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却忽视了礼貌的不可预测性;而且认为一个社会文化仅有一套单一的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