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素材.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素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2单元第5课滕王阁序素材

《滕王阁序》备课素材   抓住文体特点,借助注释,反复诵读。   本文文段较长,文辞华丽而难懂,给诵读和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翻译和诵读时利用句式的排比、对偶的特点,加强理解。对于较难的诗句,则可用意译法。   注意用典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善于将名人逸事、佳话美谈、神话传说与当时的情景结合起来,达到一种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的艺术效果,从而委婉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激愤悲凉而又壮心不已的复杂情感。阅读时,应认真体会典故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利用句式特点,分析掌握重点实词。   骈文特点之一是多用对仗(多是正对),词义相近,可相互佐证,触类旁通。如“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时”与“序”是同义词,即“时序”之意,“维”和“属”是同义词,即“在”、“是”之意。   品味对偶,注意句子节奏的划分。   四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二二式”,如:物华/天宝。六字句的节奏有很多,只要根据句意和对称形式,是不难划分的,如: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词语积累   1.故   事、事故、变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旧、往昔、过去的、原来的:豫章故郡   故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   衰老、亡故:暮去朝来颜色故   故意、特地:故人立与其客语   依然、依旧:大人故嫌迟   原来、本来:此物故非两产   因果连词:故幸来告良   2.尽   完:担中肉尽   全部用出或极力完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   所有的:尽人皆知   极:尽善尽美   3.属   (以下读)   统属、隶属、属于: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类、辈:若属皆且为所虏   (以下读)   连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撰写:屈平属草稿未定   嘱托,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   4.即   走近、靠近、接近;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就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   假如:即有如不称,妄得无随坐乎   当、当前:成功在即   通“则”:且壮士不死即已   5.且   将:穷且益坚,不附青云之志   将迈:年且九十   姑且、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而且、一边……一边、又……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   尚且:臣死且不避   6.矣   用于陈述句尾: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用于感叹句尾:甚矣,汝之不惠   用于祈使句尾:先生休矣 用于疑问句尾:德何如则可以王 修辞手法 1.比喻夸张(比喻和夸张常常套用)   (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用“雾”“星”以状房屋、人才之多。采:古代卿大夫受封的土地,此义后来写作“寀”或“埰”。此处以地代官员,“俊采”即风流的官员,再引申一下,为“杰出的人才”。   (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极度地形容有很高的文才。   (3)层峦耸翠……声断衡阳之浦:极度地形容滕王阁的气势和周围的环境。   (4)爽籁发……白云遏:极度形容音乐、歌唱的高雅美妙。   (5)青云之志:青云喻高尚。   (6)贪泉:喻能使人变坏的东西。   (7)涸辙:喻十分穷困的处境。   (8)谢家之宝树:喻贤能子弟。 2.借代   (1)棨戟遥临:棨戟代阎公。   (2)襜帷暂驻: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   (3)仙人之旧馆:代滕王阁。   (4)帝阍:代朝廷。   (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   (6)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诵读建议   1.初读求读准   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暂驻。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   2.再读解词句   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两个名词的意动用法,可从“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点拨而来,同时巩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三读通脉络   本文篇幅较长,在上述两步导读之后,把握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