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代苑囿中治山理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中国古代苑囿中治山理水

浅论中国古代苑囿中治山理水   摘要:治山理水是中国古代苑囿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极其重要的造园艺术手法,在简要介绍中国古代苑囿中的山水的基础上,论述了治山理水这两种造园手法的特点、种类和意义,其目的在于增加人们对中国古代苑囿的造园艺术及文化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苑囿;治山;理水;中国;古代   中图分类号:K87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230-03      苑囿,又称皇家园林,它是封建帝王为自己建造的园林,是皇帝进行游玩、享乐、理政、朝臣、寝居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中国历代帝王都有建造苑囿的嗜好,现存的苑囿大多是明清两朝的遗物,它们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美轮美奂的名胜景观,它们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卓越成就。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崇尚自然,模仿自然,创造与自然和谐的美。中国古代苑囿中有许多杰出的造园艺术手法,而治山理水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在苑囿中通过治山理水等造园艺术手法的运用,使苑囿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妙境界。   一、中国古代苑囿中的山水概述   中国古代苑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开始了囿的营建。商纣王在位期间,他大兴土木营建园林   ――囿。《史记?殷本纪第三》记叙了商纣王在囿中荒淫无耻的生活:   “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1]   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其中灵囿最负盛名。周文王时的“灵囿”[2],方圆70余里。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3]吴王夫差筑“姑苏台”,郑国筑“原囿”,秦国建“具囿”[2]。鲁国筑“朗囿”[3],各诸侯之间相互攀比,建囿之风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的囿大者不过百里,小者40里左右。除了利用自然的山陵、水池外,已开始出现少量的人造假山、池塘。   从秦朝起,囿已被称为苑或苑囿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开始大规模兴建苑囿。秦代最早营建的苑囿是上??苑,秦始皇十分迷信神仙方术,他在上林苑中挖池筑岛,引渭水入池以作海,池中象征海上的神山蓬莱山,山上建有“兰池宫”。   到盛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将秦代上林苑进行了修造,建成后的上林苑占地十分广阔,上林苑中还开凿了许多称作池的湖泊,其中昆明池面积最大,方圆40里。汉武帝还在建章宫北建太液池,这是一个碧波荡漾面积宽广的水域,池中筑有高达20丈的渐台,并在水中堆出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三座神山的出现,形成了后世皇家园林中被奉为经典,为历代仿效的一池三山的苑囿模式。   南北朝时期,苑囿有如下特点:宫苑的规模小于秦汉时期,南方的宫苑逊于北方,在苑林设计方面,不再讲求广漠巨大,规模雄伟,较多地关注山水的细微部分,同时吸收了士人园林的一些优点。造园艺术受山水诗画的影响更加注重崇尚自然,突出山水风格,人工山水已成为园景的骨干,中国园林风格有了第一次大的转变。   隋唐时期是中国苑囿建设的一个高峰期,隋炀帝在洛阳营建显仁宫,他向全国各地征集奇材异石、嘉禾异草、珍禽奇兽,来充阗苑囿。他还建造西苑,周长二百里,苑内有海,周十余里,海中筑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百余尺。苑内还布置五个湖泊,并挖渠迂回勾通,网络成一个周流完整的水系。唐代最著名的御苑是华清宫,它南依骊山,北靠渭河,这里天然温泉涌出,山上瀑布飞溅,重岗青翠,风光旖旎。   艮岳是北宋最著名的御苑,它是一座以杭州凤凰山为蓝本,在平地上凿池堆山所建造的大型山水园林。苑内山林岩壑,俊幽高深;叠石树峰,实胜天然,人游其间,如身置深谷幽岩之中。   明清时期掀起了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新高潮。明清两代的苑囿保持、继承了历代皇家园林的特点和精华,并有重大的发展和创新,使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   明代的皇家园林,仍以万岁山(琼华岛)、太液池(今北海)为主体,西苑和太液池是明代御苑的杰作。当时将太液池向南拓展,成为北海、中海、南海三海相连的水域,在紫禁城西部形成一道宽狭相间的水面屏障,在三海沿岸和琼华岛上增建殿宇楼阁,总称西苑。   清代最著名的苑囿是北京西郊的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占地4 350亩,昆明湖占总园面积的3/4。昆明湖水面广阔,有长堤将其分为南湖与西湖两区,昆明湖中建有三岛,象征传说中的三座神山,其中南湖中的岛叫南湖岛,它与万寿山遥遥相对,形成宾主呼应之势。圆明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五千二百余亩,是京城最大的苑囿。园内有前湖、后湖和福海,三水域占地近两千亩。圆明园是采用平地挖池堆山、分区布局、集锦式造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