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浩淼岁月中海峡茶人
浩淼岁月中海峡茶人
从古至今,一直以来,海峡茶事频繁,涌现出众多热爱中华茶文化、也为海峡两岸交流贡献毕生心力的人士,他们如暗夜中大海航行的灯标,为今日世界之茶事指明前进的方向。正因为有了他们,海峡茶事这朵花才愈开愈盛,成为今日两岸的重要经济支柱。而我们,且真诚地聆听,这每一颗茶之灵魂的心声,在岁月中,期待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拥有最坚韧的茶之品格。
林凤池
冻顶乌龙茶之父
是从林凤池引进冻顶乌龙这个品种以来,台湾的茶业才得以发展,因此他被认为是“冻顶乌龙茶之父”,其在海峡两岸茶业的发展史上堪称开拓者。
林凤池,字文翰,祖籍福建,今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人,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他自幼家境贫寒,却因为勤奋好学,而受到乡邻们的照顾。公元1855年时,林凤池带着乡邻为其筹集的路费渡海福州,考取举人并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衙就职。
中举后的林凤池,决定回台湾探亲,以报乡邻多年来对自己的扶持之恩。因为早就听说武夷茶的大名,他在回台湾前特邀同僚一起到武夷山一游。林凤池上得山来,只见山上岩间长着很多茶树,又听说树上的嫩叶做成乌龙茶后,香高味醇,久服有明目、提神、利尿、去腻、健胃、强身的作用,因此钦羡不已。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老方丈见林凤池一心向茶,便赠送给他茶苗36棵。林凤池把茶苗精心带土包好,带回台湾南投县。乡亲们见到林凤池已经喜出望外,又见他带来福建的乌龙茶苗,格外兴奋,他们便推选几位有经验的老农,把36棵茶苗种植在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精心管理。冻顶山是凤凰山的支脉,海拔高700米,因雨多山高路滑,到山上种茶时,上山的茶农必须绷紧脚尖(冻脚尖)才能到达山顶,故得此名。由于台湾气候温和,茶苗棵棵成活,开始不断吐出绿油油的嫩芽,很快就成了一片茶园。接着,人们按照林凤池介绍的方法,采摘芽叶,加工成乌龙茶。这茶在山上采制,却在山下就能闻到清香,而且喝起来口感醇和回甘、气味奇异,成为乌龙茶中风韵独特的佼佼者。后来林凤池奉旨进京,他把这种台湾乌龙茶献给了道光皇帝,道光帝饮后连声称赞:“好茶,好茶。”他问这是什么地方的茶,林凤池回答是福建茶种移至台湾冻顶山采制的。于是道光帝说:“好吧,这茶就叫冻顶茶。”这就是现今台湾省“冻顶乌龙”茶名的由来。
时至今日,冻顶乌龙早已是台湾省出产的乌龙茶珍品,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其制法近似青心乌龙,但味更醇厚,喉韵强劲,香气尤浓。传统的冻顶乌龙茶带有明显焙火味,它色泽墨绿油润,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有花香略带焦糖香,滋味甘醇浓厚,耐冲泡。如今,它早已享誉我国台、港、澳及广大内陆地区,并远销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据台湾省史料记载,是从林凤池引进冻顶乌龙这个品种以来,台湾的茶业才得以发展,因此他被认为是“冻顶乌龙茶之父”,其在海峡两岸茶业的发展史上堪称开拓者。
此外,因冻顶乌龙而闻名的鹿谷乡,如今也成了台湾省著名的茶乡旅游景区。行走在鹿谷乡间,清新的空气里随时都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沿着乡内各主要道路,处处可见采茶、制茶、泡茶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置有品茶区,鹿谷人的问候语也是“有空来喝茶!”可以说,到鹿谷乡看茶、买茶,已经是台湾茶人的一种期待。
连横
记录两岸茶业交流的第一人
连横对于两岸茶业交流的记录,前无古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见证人。
连横(1878~1936年),字雅堂,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之祖父,祖籍福建漳州,台湾省台南人。自幼喜好读书,稍长即搜集台湾人民反割据斗争史料,富有爱国思想,著有60万字的《台湾通史》,被誉为台湾省“史学第一人”。
在武夷山茶博园中有一尊连横的塑像,这塑像同苏轼、陆羽、朱熹、范仲淹等历史名人的塑像排列在一起,见证了连横对两岸茶业交流所作出的贡献。据载,民国初年时,连横曾入清史馆,后返台潜心著书,致力研究台湾史,编撰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考释》、《大陆诗草》等书。在连横所编的《台湾通史》卷二十七?农业志中记载:“……台北产茶近约百年。嘉庆(1796~1820年)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桀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盖以台北之地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为盛……”由此说明,台湾之茶是由祖国大陆武夷山传去的,并在台湾得到传播发展,成为台湾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就此,连横对于两岸茶业交流的记录,前无古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见证人。
连横一生嗜茶,是台湾功夫茶的个中翘楚,他对功夫茶的茗品、鉴水、茶器、茶术四个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茶方面,他爱武夷茶胜过台湾省任何一位茶人。他有《剑花室诗集》茶诗二十二首,其六为“新茶色淡旧茶浓,绿茗味清红茗秣。何似武夷奇种好,春秋同挹幔亭峰”。连横不但了解武夷诸景,更了解武夷茶,他认为武夷茶是最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华为EMC设计指南.pdf VIP
- 《导光管采光技术》课件.pptx VIP
- DB15_T 2383-2021 草原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指标分类.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类与整理第4课时 练一练》PPT.pptx VIP
- 消防工程维保、检测、消防安全评估公司公示内容-工作流程.docx VIP
- 2025至2030船用推进发动机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docx VIP
- 《七律二首 送瘟神》教案- 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docx VIP
- 福建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
- 感染病病原体耐药机制.pptx VIP
- 【历年真题】2019年10月02134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自考试卷(四川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