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纸枷锁”.docVIP

清华教授“纸枷锁”.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华教授“纸枷锁”

清华教授“纸枷锁”   “技术贵族”遇到市场难题,且看学院派企业家如何导演大逆转。      1960年8月 生于山东省寿光市。   1978年~1983年,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学习。   1983年~1986年,攻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子物理与器件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继续读博的机会,留校工作。   1989年~1991年,在德国电子同步辐射中心(DESY)做访问学者,回国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   从1995年起,历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处长、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副总裁等职务。任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期间,吴振一呼吁高校录取体制改革。   2003年,任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裁。   2004年~2005年,和他人联合发表了《中国太阳热水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并针对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使用、所有权分散的特点,在国内率先提出实施CDM项目的“产权委托”方案,为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参与CDM项目提出了新思路。   2011年,带领清华阳光打造出全球第一条集热管自动化生产线。      “萧疏凄冷又徘徊,沙虐尘劫接踵来。傲骨径由风雪铸,厚德更待苦寒裁。春雷滚滚凌天籁,雨润青根破土开。绿染峰峦生锦绣,翠扬云阙闹琼台。”   2011年秋天,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清华阳光)总裁吴振一在红螺寺赏竹,有感而发做了这首《七律红螺秋竹》。这正是他此时的心理写照,也是清华阳光和整个光热利用领域正在面临的问题和试图寻求的出路。   作为一个学者型企业家,八年前吴振一在清华阳光最为“萧疏凄冷”时接过权杖,而今在行业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他在五花大绑的制度绳索中挣扎,试图逆势反转。   为此,他一边呼吁国家优先支持基础性研究,“肥水先浇高产田”,一边孤独地践行技术立业,并试图通过“技术+资本”的发展模式,带领清华阳光走出市场泥潭,走进股市,带领整个产业走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然而,此路能否畅通?光热,这个万众瞩目却又备受争议的行业究竟何时迎来柳暗花明?本刊常务副总编李强强带队专访了吴振一。      技术派血统      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清华阳光一度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贵族:前身是清华大学电子厂,名门之子,出身优良;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和销售的企业;有雄厚的科研基础与实力;国企性质。与皇明、太阳雨等太阳能热水器后起之秀相比,它从基因里就透着优越。   然而,这些年来,这个贵族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市场也被一些后来者蚕食。虽然自矜于技术优势,但说起没落,刚过知天命之年的吴振一很坦诚:“我承认我们的市场做得不好。”   八年前,当吴振一从清华阳光第一任领军人薛祖庆手里接过接力棒时,他热血沸腾。作为一个清华人,他见证了清华阳光的成长过程:中国最早的太阳能热利用的核心技术诞生于清华大学,发明人就是清华阳光的首席科学家殷志强。1990年,清华阳光开始研发并小范围试验太阳能热水器产品,1993~1994年,试验成果开始产业化,此后到21世纪初,清华阳光进入大发展阶段。   而今战旗交到自己手中,吴振一心中是强烈的使命感和挑战未来的激情。   然而,吴振一没想到,新能源市场一波三折,行业发展步伐由快变慢,市场遇冷,行业技术普遍遭遇提升难题。   2009年,清华阳光、皇明等太阳能热水器领域的第一批掘金者在政府采购清单中榜上无名。这意味着,清华阳光已失去了高达几千亿元的市场。   吴振一不信邪。为打开市场,他想了各种办法:“我们本来希望依靠薄利多销来扩大规模,但是后来发现这样根本就做不起来。”   李强强:产业里面有一些声音,说清华阳光做得不如前几年好了,至少步子迈得不如前几年大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吴振一:这个批评我接受,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做得不好,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市场投入不足。   我从2005年就开始投央视广告,后来发现投进的钱打了水漂,没有五六千万元往里砸,就别想借力央视广告。但这个行业也没有高招,很多企业就是靠广告狂轰滥炸。   而有的企业连制造工厂都没有,虽然产品价格便宜,但品质保证不了。这个行业太浮躁,不理智,消费者也不理智。这是束缚我们的一个大问题。   而清华阳光一直在做高端、高品质产品。我们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清华阳光输出技术,合作伙伴出大部分资本和市场营销成立合资公司,由清华阳光控股。   李强强:如果从做企业的角度来看,从企业家的身份来考虑,急于把核心技术变现并不是一个好的企业行为,但是从现有的条件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路子。   吴振一:对。这也是迫于无奈,思来想去,只有这条路最适合。尽管我们的利润会被分走一些,但技术输出也是一个扩大市场规模的方式。   影响市场的因素就四点、八个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