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阁夜》+导学案1.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阁夜》+导学案1.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三单元《阁夜》导学案1

《阁夜》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积累名句。 2.过程与技能: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来源 3. 【重点难点】 探讨杜甫诗的风格,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蜀相》、《登高》、《登岳阳楼》这三篇律诗,对杜甫的平生经历与思想情感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 《登高》一诗中包含着作者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蜀相》一诗中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与仰慕之情,也对自己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登岳阳楼》一诗,作者面对浩淼的洞庭湖抒发的是忧时伤世的感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杜甫的《阁夜》,这是他晚年客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二、作者作品简介   1、诗人回顾   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阁夜”,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765--767)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gàn)、郭英乂(yì)、 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导致蜀中大乱。《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加之杜甫好友郑虔﹙qián﹚、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阁夜》的体裁:从诗体看,属七言律诗;从内容看,是一首抒情诗;律诗属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有七律千秋鼻祖之美称。 三、朗读指导 (一)(诵读初步感知) 1、初读要求: (1)押韵:找出韵脚,注意朗读时,韵脚字稍微拖余音,读出音韵美;节拍:读出节奏美。 (2)师生合作探究后明确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①正音:景:yǐng 日光;霁:jì 雪止; ②押ao韵,偶句押韵; ③节拍:2—2—1—2 2—2—1—2 2、再读诗歌,感知诗歌格律 (1)注意:诗歌的对仗和平仄。 (2)师生合作,探究后明确: ①对仗。律诗中,颔联和颈联是严谨的对仗,如颔联“五更”与“三峡”、“鼓角”与“星河”名词相对,“声悲壮”与“影动摇”主谓结构的词组相对;颈联“野哭”与“夷歌”、“千家”与“数处”名词相对,“闻”与“起”动词相对,“战伐”、“渔樵”名词相对; ②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平”指阴平、阳平,“仄”指上、去、入三声。平仄在诗词中是交错使用的。可概括为: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如本诗前两联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研读诗歌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宵。”此联你能找出哪些意象?它们有什麽作用? 明确:岁暮、短景、天涯霜雪、寒宵。时间,所在地,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是千古名句。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创造了一种什么样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听觉、视觉。上句借听觉写出了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动摇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3.杜甫在这首诗里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明确:此诗写了诗人多种悲慨。“岁暮阴阳催短影”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了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可以说万般感慨集于笔端,又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有人生、宇宙、历史、古今之悲,还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 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当我们读到“野哭千家闻战伐”的时候,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也流下了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