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总目标
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总目标
摘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是使广大师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以各种方式让广大师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和重大作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凝聚广大师生的人心,并为之提供不竭的奋斗动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校园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245-0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就是使广大师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
高校要切实履行培养合格的大学生这个天职,就必须建设和谐校园。要建设和谐校园,就必须进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生群体赖以求学、生活的主要人文环境,是以文化形态参与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之一;它通过创造教育环境,影响教育效果,以春风化雨般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和行为养成等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学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人与人的和谐,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主张人自身的和谐,追求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因此,“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方向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的作用,是实现和谐社会必需的前提条件。”[2]
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里重要的和斗争激烈的思想文化阵地。无论是讲台、论坛、第二课堂,还是科学研究的各种场合、渠道和载体,先进文化与各种落后的文化都展开争夺。在改革开放进行了30年后的今天,“左”的思想流毒仍经常作怪,某些个人或利益集团以“文革”思维,为一己之私利往往设法激化各种矛盾。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社会的历史时期,当代中国校园尤其需要大力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当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振奋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必然选择。
高校最主要是通过不断向社会输送毕业生或培训人员之类的方式,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充分发挥高校所拥有的人才优势、社会责任感和对各种文化鉴别的科学态度和鉴别能力,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把校园文化中的先进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思想意识、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现代文明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等传播、辐射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3]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而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因此,首先树立怎样的总目标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任何文化建设都有其目标,无论是近期的目标或远期的目标,还是总目标或分目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是让广大师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校通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将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逐步变化全社会全体公民的共同理想并巩固之。
二
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怎样才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呢?
第一,要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师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主要应当从以下三方面理解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1)在经济领域,中国大胆改革所有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的前提下,形成和保持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特色;构建了以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特色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在政治领域,既坚持了无产阶级专政,又形成了民主与专政统一的特色;形成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色;在推进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中,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特色。(3)在意识形态领域,“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又具有根据变化的实际不断丰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特色;既坚持了文学艺术必须‘两为’的方针,又具有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特色;既坚持了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又具有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特色。”[4]另外,要努力把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贯彻于教学和教研、成果评价等各个环节,使高校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坚强阵地。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为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作出贡献。”[3]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含义。
第二,精心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马克思主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