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或富裕,不过是一场与资源对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贫穷或富裕,不过是一场与资源对话

贫穷或富裕,不过是一场与资源对话   康保位于河北省最西北,因蒙语“康巴诺尔”谐音而得名,语意是美丽的湖泊,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之地,形成了“马背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民俗风情。   如果没有一些经济数字的考量,上面的描述足以让这个地方变得令人神往。但是,必须要面对的是,康保的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全河北省倒排,而且是国家扶贫开发在工作的重点县。      “可疑”的贫困      通向康保的公路是崭新的柏油马路,行车线在海拔1000多米的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白光――康保是河北光照最充足的县――公路两边,果真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美景,间或有一些小规模的农田点缀其中。      一切都井然有序,这似乎与贫穷留给人们固有的印象有些不同。比如说,贫穷总该有些看得见的理由吧:缺乏植被的荒山、裸露的沙化土地、修缮不及时的道路,或者无规划的基础设施……   直到越来越接近康保县城,越来越接近康保人聚居的村落,记者才发现贫穷的窘迫其实是无法遮挡的:整齐划一的平房,红砖已经褪色,外墙几无装饰,暴露了这里的普遍贫困,而最刺眼的莫过于时不时映入眼帘的黄泥土坯房,仿佛一场大雨就会让它们立刻化为黄泥,而不再是某些人的“家”。   罗利民,康保县委书记,毫不掩饰自己面对此情此景的尴尬:“我其实特别不愿让人看到这一幕。”   还有一些民居的门窗被木条木板封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房子的主人都出去打工了。”罗利民显然也对此表示过疑问。可是,留下空屋一座,反倒让康保的村庄显得更加简陋。   康保县城只有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虽然新近修了一座花岗岩地面的文化广场颇有些气派,但同时保留着的县礼堂却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还有那个充满趣味的十字路口――刚从农耕生活中退休的康保老人闲散地蹲在路东百货商店前,宛如农闲时在村口;百货商店的招牌上虽然也出现了“电动自行车”的字样,但商店门口高挂的大喇叭和商店里的商品陈列,都不得不让人恍惚间回到上世纪中叶的中国乡镇。   整个县城???呈现出的经济面貌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一样――据介绍,康保像楔子一样嵌入内蒙古大草原――仿佛陷落在经济发展蓝图的某个拐角处。   其实,康保的资源也是可圈可点的:康保气候寒凉,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的好条件;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积累和干物质的形成;地广草茂,是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好基础;风大风多,被视作风电开发取之不尽的特殊能源和“空中宝藏”;而且康保还有很多未经深度开发的矿产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一直都存在康保的土地上并不曾改变,那么,“什么造成了贫困?”   罗利民五年前刚来康保的时候,也曾这样问他的宣传干事――一个当地公认的“文化人”――得到的回答是:康保?康保什么都没有……   作为一个外来的管理者,罗利民说,康保的贫困自有其历史原因和地理因素,比如由于地处边缘,一度交通闭塞,既无高速公路也无铁路,但是更主要的是观念和心态上的问题,“最可怕的不是贫困本身,而是长期以来的贫穷文化。”比如,封闭和自卑。   “那么,在所有这些造成贫困的因素里,什么是不可能改变的,什么又是可以改变的呢?”除了历史,其实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位地方一把手说。   包括自然环境吗?――有人说,康保是河北省惟一的无河县,缺水和风沙给这里带来贫瘠――“当然可以,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怎么看待大自然赋予你的资源。”      草原上的机会      近几年,康保已经调动了几乎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为规避旱情制约,康保县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棚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在张纪镇的农业科技园里,记者看到了现代化的高架喷灌和农业大棚。“我们从2005年就开始了,在河北省都是最大的,”张纪镇的书记指着远处的村子,“现在,我们所有的农户都覆盖了移动喷灌。”据介绍,现在至少比原来的漫灌省水60%,这一比例在缺水的康保是十分可贵的节约。   就在大棚对面,是张纪镇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的北京投资商投资建成的冷库。从种植业转移的农民在这里承担蔬菜的处理、冷藏和包装运输工作。一辆大货车停在冷库前正准备上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正是康保大白菜赚钱的好日子,因为日照充分,康保的大白菜能够比北方提前上市,“不是运往北京,就是运往南方。”   仅蔬菜一项,康保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就超过720元。   针对旱情的自然环境,康保还加大旱作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压减小麦燕麦亚马等大田作物,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等种植业。据介绍,康保杂粮市场2006年的交易量、交易额分别达到30万吨、5亿元,出口量6万多吨,据说远销印度――康保人有一句口号:世界杂粮看中国,中国杂粮看康保。   数据显示,虽然康保从2001年到2006年的六年中,有五年都遭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