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森与戈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伯格森与戈多

伯格森主义 本书是法国机构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论述柏格森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作为近期去世的法国最后一位结构主义流派哲学家,德勒兹对另一位法国哲学大师——柏格森思想的评述显得尤为精彩。 ? 绵延、记忆、生命冲动标志着柏格森哲学的重要阶段。全书共分五章:作为方法的哲学;作为直接材料的绵延;作为潜在共存的记忆;一个或多个绵延;作为分化运动的生命冲动,详细论述了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发展。最后,德勒兹在书中认为:回归柏格森并不仅仅是说重新赞颂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而是相应于生活和社会的变化,相应于科学的变化,在今天重新复活和扩展他的工作。这正是作者提倡“回归”柏格森的意义所在。 我们发现,伯格森的“生命冲动”,弗洛伊德的“意欲”,都是一种斯宾诺莎所说的“自我保存的努力”,这种“自我保存的努力”,是人类的最高本能,是“人类真正的本质”。他在《伦理学》中认为,它是躲在欲求后面的各式各样的“自我保存的努力”,这种“努力”也存在于除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的活动中。概括地说,“任何物体,只要它还是它自身,都会尽力延续自己的存在,而一个物体所做的延续自身存在的努力,就是这个物体实际的本质”。 这种“延续自身存在的努力”,藏在欲望和本能后面的推动力,常常就称为意志。意志是不自由的,它是一个无法更改的因果链。比如生儿育女,就是人繁殖的必由之路,由此产生了性本能,而性本能产生了性传动,便由此生出爱慕和追求异性的思想和行动。读者不妨比照此思路分析一下人的吃喝行为。这下我们会发现,我们孜孜以求的饮食男女之事,原来都是意志惹的祸。 纳粹审判,让世人见识了“判断力的丧失”可能把人变成什么样子。当整个德意志民族都服从元首意志的时候,这个民族便发疯般地失去了个性。到了现代,法国出品的“水滴”,似乎都具有伯格森提倡的那种性情,典型如福柯(Michel Foucault)。福柯的性情也传染给我们其余活着的人,我们都像着了魔一般,纷纷寻找自己的“个性”。 等待戈多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贝克特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作家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这些作品逐渐地获得社会承认,并被不少国家竞相上演。在法国戏剧影响下,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从事这种新戏剧创作的剧作家。60年代初,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给这一流派定名为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一部经典性作品。全剧共两幕,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未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都是一个个谜。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象征西方当代人的某种精神状态,西方社会的某些特征。自读本文,要把诵读作为重要环节,揣摩剧中人的语言,体会它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把握全剧的中心,初步鉴赏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资料显示屏]贝克特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贝克特的作品大多写人生在凄凉、荒诞的世界里是多么短暂和无意义。他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主要写两个瘪三在荒凉的乡间土路上无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都未作交代。贝克特像其他荒诞派作家一样,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荒诞、残酷、不可思议,剧中的世界是乡间的荒野和光秃的树,人物是瘪三、奴隶和奴隶主。这些人物的言语和行动都跟客观世界一样无聊和不可思议,包括幸运儿胡言乱语的长篇独白在内。西方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部剧本“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它是荒诞派戏剧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一)》,第128页、129页]荒诞派戏剧家则进一步对人生的荒诞性表示强烈的反感和深刻的讽刺,为了揭示世界的不合理性,存在的无依据、无理由,人命贱如蝼蚁、微不足道,他们不仅借助语言,而且借助各种舞台手段去表现,使荒诞性本身戏剧化。为表现人生的荒诞不经,他们任意破坏、支解、割裂传统的戏剧结构,把戏剧的所有传统要素如动作、语言、人物,一一去掉。荒诞派戏剧一般没有具体的情节,没有符合客观现实的人物形象,整个舞台无非是突出世界的荒唐性的一种象征。贝克特等人剧作的主题,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他们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的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一)》第448页]荒诞派戏剧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在剧作家看来,世界是荒诞的、不可理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