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程教学的“课后延伸”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德课程教学的“课后延伸”研究

品德课程教学的“课后延伸”研究 陈光全 【专题名称】小学各科教与学 【专 题 号】G39 【复印期号】2009年08期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09年8期第57~62页 【作者简介】陈光全,湖北宜都市教学研究室(湖北 宜都 443300)。 ????品德课程教学的“课后延伸”,是指循着课内教育主题深化的脉络,继续向课外时空延伸,让课程去追随学生的生活,使品德教育流程或明或隐地贯穿于学生课内外的所有生活领域。 ????一、实施课后延伸的重大意义 ????课后延伸,是维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命”之所在,其意义重大。 ????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回归》一文中,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区分为“出发点”回归和“归宿性”回归两种。所谓“出发点”回归,是指品德教育应基于生活,坚持从生活世界出发,主要解决实现课堂生活化的问题。所谓“归宿性”回归,是指学生主体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到的一切,能返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与价值观等。与“出发点”回归相比较,“归宿性”回归显得更为重要,更具目的性和本质意义。借助课后延伸,能将“归宿性回归生活”的理论意义转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展开来说,课后延伸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借助课后延伸能够把课程带出课堂。被誉为法国教育学“经典作家”的埃米尔·涂尔干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的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不能只限定在课堂时间和空间范围。借助课后延伸,课程就能走出课堂,融入学生的全部生活,全天候、全方位地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其二,课后延伸是建构课堂生活和课外生活之间良性生态关系的“套环”,是促进课内课外生活和谐一体的“催化剂”。反思传统德育课程,曾经导致儿童课堂生活和课外生活的肢解、割裂、对立和倒置。由于课内外“两种生活”的背反、失衡,直接导致了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为了纠正这一弊端,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当坚持课内课外一体化。诚如格鲁吉亚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课内应注重培养儿童“对人的同情心、关切感,以他人之乐为乐,以他人之忧为忧的休戚与共感”。因为课堂有价值引领,应当成为“儿童精神生活的源头”。 ????其三,借助课后延伸,旨在为儿童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使之由课内生活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使课中所学、所得、所感、所悟,真正转变为课后所用、所做、所行、所为,使课堂教学中业已内化的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能够在课外生活世界中得以践履和彰显。 ????二、“课后延伸”的三大管道及实施策略 ????(一)教材预设的课外延伸与实施策略 ????教材预设的课外延伸主要借助课外作业加以凸显。课外作业,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教材作业中的一种。与传统思想品德课教材每课课尾都专设作业板块不同,新教材中的作业是分散、穿插安排的,并与教材中的相关课文、图片相互呼应、融为一体。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作业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供课内训练用的,另一种是课外作业。课内和课外作业都彰显了新课改的理念,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具有极高的训练价值。特别是课外作业,更是实施课后延伸极为宝贵的资源。 ????借助课外作业“延伸”,实施策略可概括为三步: ????第一步,在整体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将课外作业从教材中析离,然后精准地分析这类作业的结构、特点和要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教材课外作业的设计不拘一格,多姿多彩。按呈现方式划分,大致分为四种。 ????——文字型课外作业。一般围绕学生要做什么、在什么时空中做、怎样操作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直接用陈述句式简明清晰地加以表达。如《让友谊之树常青》(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有一道课外作业:“当你的朋友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可按照课文提供的方法,试一试说‘不’,看有什么结果。”该作业主要引导学生实施行为践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生活智慧。 ????——图片型课外作业。即以图片为主的课外作业,同时伴有少量文字。例如《我为“朋友”做点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其中的“朋友”是指公用设施。有一道作业,包括一幅图片和两行简短文字。照片拍的是一块花草地,花草中间竖了一块温馨提示牌:“小草轻轻,脚步轻轻。”一行文字是:“公益广告大赛开始啦!”这是编者对作业的“包装”,采用公益广告大赛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另一行只有四个字——“我的创意”,这是直接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通过审题很容易明白,学生要完成这道作业有两个关键点,其一是选准自己最心爱的公用设施,或画出来或拍照;其二要与图片对应设计简短温馨的提示语。 ?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