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哲学家哲学人生
一个哲学家哲学人生
据说,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我是不太赞同这种观点的,且不说文学旨趣不可简单以性别来划分,王小波与周国平,狂放不羁与平静深邃,都是需要读者在一定的岁月磨砺和生活积淀之后,才能真正读懂的。而男生与女生,都太年轻。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管年轻与否,都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讲台上一站,谈经论道,挥斥方道,总有几分成熟的老夫子气质。然而医者难自医,教者难自教,枯燥繁重的教学之余,身心俱疲,需要智慧的引领与心灵的洗涤。那么,在一个难得的假日的午后,啜香茗一盅,偷半日之闲,手头捧着的,缺不了一本周国平的哲思散文。
强调审美性和娱乐性,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散文创作的一大特点,散文创作适应了日益商品化的社会的文化需求。而周国平却不肯随波逐流:“如果有求必应,我必完蛋无疑。”在思索与安静已成为奢侈品的浮躁的年代里,周国平仍愿停下来,细细感受生命中的轻与重,关注永恒里的生与死,永远以智者的孤独与平静,跋涉于思想的坎途上。
读周国平的散文,如饮酽茶,是需要一定的功夫的。净手焚香,慢沏细品,于字里行间总结出三个词来,可概括周文之“味”。但在解读这三个关键词之前,不能不提到印证他哲学思想的两本重要著作:《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和《岁月与性情》。
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从女儿妞妞降生写起,到女儿病逝终结。在《妞妞》中,周国平首先是一个父亲,然后才是一个散文家,一个哲学家,他说,只要他的女儿活着,随便什么哲学死去都好。女儿的诞生与死亡带给作者的不仅仅是投入地做了一回父亲,更使他能够以一个父亲的眼光,跳出世俗的圈子,以一个哲学家和思想者的目光,冷静地审视着人世间的一切和生命的诞生与消亡相关的过程,理性而睿智地辨析了人生的意义和情爱的真谛,倾诉了身为父亲的满腔哀情与愁肠,充满了对生命的悲欢离合的哲学思考。周国平在《妞妞》新版自序中说:“我还想说:虽然我所遭遇的苦难是特殊的,但是,人生在世,苦难是寻常事,无人能担??自己幸免,区别只在于形式。我相信,在苦难中,一个人能够更深地体悟人生的某些真相,而这也许是本书的另一个价值。我从来不是超然的哲人,相反,永远是带着血肉之躯承受和思考苦难的。置身于一个具体的苦难中,我身上的人性的弱点也一定会暴露出来,盲目、恐惧、软弱、自私等等其实是凡俗之人的苦难的组成部分,我对此毫不避讳。”于苦难中形成的人生哲学,深化了周国平的思想,净化了他的灵魂,充实了他的人生智慧,造就了他对人生和生命的一种近似迷惑、欢愉、幸福而又痛苦的感悟,也造就了他这部摧人肺腑的《妞妞》。
《岁月与性情》是周国平继《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以后推出的第二部纪实文学作品,更是作者一生中唯一一部“心灵自传”,首次极其真实、详尽地袒露了自己的成长岁月,在平淡中尽显执著和超脱。作者叙述了在一个思想贫乏的时代,始终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理想,或者说不论个人命运发生多少艰难和不幸,他都坚持淡泊与执著相结合的人生经历。一个智者的心态是随遇而安,同时又对机遇的把握采取敏感和机警的洞察。总是怀疑和反省、回忆与对比发生在短暂人生中的故事转折之间,它影响着周国平每一次人生选择。也正是这种选择的困惑、矛盾与挣扎成就了这位诗哲式的散文家。
所以,这两本书是周国平人生际遇的真实描摹,是对周国平人生哲学的最好印证与诠释,他的哲理美文不论写作早晚,大都是在此人生感悟的基础上自然生发而出的。如妞妞诞生于1990年4月20日,周国平那年45岁,中年得女,可谓至喜;女儿不治,可谓至悲。而他写《悲观?执著?超脱》是1990年10月,正是妞妞健康恶化的时候。大喜大悲之中成就了周国平的人生哲学。下面具体解读贯穿周国平哲学人生的三个厚重的关键词。
一、悲观
“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
智者的悲观不是失落。在《何尝失落》中,周国平说道:“我所说的智者,是指那样一种知识分子,他们与时代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不看重事功,而是始终不渝地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着人类生活的基本走向。他们在寂寞中守护圣杯。使之不被汹涌的世俗潮流淹没。我相信,这样的人的存在本身就会对社会进程发生有益的制衡作用。智者是不会有失落感的。”
在1988年,周国平这样简述自己的经历:“生于上海,先后就学于上海的紫金小学、成都中学、上海中学和北京的北京大学。顺顺当当读到大学四年级,‘文革’惊破了我的学者梦。不过,不怎么遗憾。分配到广西深山中一个小县,在那里混了十年日子。然后再考回北京,一晃又是十年,至今仍是个未毕业的在职研究生和卑微的助理研究员。不过,也不怎么遗憾。”周国平历尽坎坷。饱经沧桑,但他的悲观不是怨天尤人式的自艾自怨,而是对于精神、时代、社会的大悲悯。
在《探究存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