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卞之琳《鱼化石》思想内涵与艺术美
分析卞之琳《鱼化石》思想内涵与艺术美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京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诗作《鱼化石》结构、语言、语意等方面的特点,力求在总体把握其创作思路的基础上归纳该诗在思想内涵与艺术特征。
关键词:形式美;语言美;贯通古今;思想深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99-02
卞之琳是京派作家中成就最大的代表诗人之一,就目前的京派研究状况来看,又以对京派诗歌的研究成就最大。卞之琳等人的创作影响了整个诗歌流派的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对诗坛的贡献极大。《鱼化石》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在思想内涵与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诗作篇幅短小,却精致奇巧,意蕴隽永,不失为卞诗中的佳作。接下来,笔者将对本诗的思想与艺术等方面加以分析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诗的要旨与精神内涵。
一、结构精巧,灵活选用人称代词,构筑形式美
《鱼化石》风格简洁明快,全诗除却交代叙述背景(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外,主体类似独白,仅有四句。前两句以“我”开头,后两句以“你”开头,在视觉上形成工整的对仗,形式上富有美感,充分体现出现代诗歌所追求的建筑美。
括号内的部分旨在说明诗作的情境,把诗的主体部分定位为“一条鱼或一个女子”所“说”的话,这种构思有其新颖之处。首先,该诗界定为一个叙述者的描述,其语言自然贴近口语,比较浅白通俗,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其次,把叙述者定位为一条鱼或者一个女子,体现出诗的朦胧含蓄之美,读者在默认叙述者身份的同时,又会对其身份进行质疑,即保留了模糊性,寥寥数字扩展了可供读者想象的空间。另外,鱼本身是不会说话的,女子虽然可以说话,却更倾向于曲折委婉,着一“说”字,既巧妙地运用到拟人手法,又引导读者进一步揣测叙述者的身份。笔者认为,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开头首句暧昧的语义,营造出一种诗歌所独具的朦胧氛围,叙述者是虚拟的,并非指代特定的个人,因而可人可物、可男可女。
卞之琳的诗作较为注重诗歌的建筑美,《鱼化石》主体由四句组成,前两句的首字是“我”,后两句的首字是“你”,两两重叠而又两两相对,视觉效果简明整齐,显得大方有致。结构上的另一特征是采用了2/1/1三个部分,即两句写“我”,一句写“你”,最后一句写“你我”。此外,就人称代词的选择而言,也是极为讲究的。浪漫派诗歌多用“我”表现自我,现代派则反对浪漫派的诗学原则,多用“你”来使自我对象化、客观化,以达到其审美标准。文中的“我”按诗歌的表层含义应理解为指代鱼或者女子,是小说化了的主人公,而“你”则是与“我”相对的,“我”所爱的人。但不妨这样理解,根据前文所述,鉴于女子通常是温婉含蓄的,女子所说的话很可能是男子所羞于表达的,若如此解读,则不难发现,首句交代的情境,是一种模糊性别的欲盖弥彰之举,“我”为男性反而显得更有情趣。
叙述者性别的相对性,使得诗歌可以多角度解读,把读者的兴趣点从诗歌外在设计吸引至对其内在逻辑的探究和推理。这种相对性在卞之琳的《断章》中亦有体现,不仅传达出相对的概念,即“你”和“我”的角色可以任意对调,而且使得不同性别的读者获得合适自身的阅读体验,从而由形式到内容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取词别致,传统意象兼顾创新,洗练语言美
《鱼化石》在选取意象方面可谓匠心独运,确有过人之处。题目就是取自于全诗结尾处的意象――鱼化石,这个意象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现代特征,在诗的最末端被揭示出来,很有历经了一生换来死亡定格的意味。再回到诗的开篇,一条鱼,到了结尾处,已经作古,变成了鱼化石。这不禁要使人探究,世事是如何变迁,沧海是怎样化作桑田,游鱼又是何时何故变成了坚硬冰冷却又看似永恒的石头。鱼化石这一意象,选取得极为精当,由生到死代表生命的终结,却也成为海枯石烂的爱情的见证,颇有中国古典意象的余韵。
再看写“我”的两句: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此二句行文极为流畅,仿佛真的是一条自由自在的鱼随性地畅游水中。“怀抱”二字奠定了本诗的情感基调,由此可知,这首诗以爱情为主题,然而,怀抱又不单单指爱人双臂间的环扣,也意蕴着“我”的理想和抱负。“水的线条”音韵和谐,极富流动性,是本诗写得最为畅快之处。在中国古代典故中,常常用“鱼水”关系喻指男女之间的情爱,诗人对古典意象运用自如,把感情写得如同行云流水,看似蜻蜓点水实则酣畅淋漓。鱼、水这对意象的选取,进一步印证了关于此诗是爱情诗的推论,“我”对“你”的依恋恰似同鱼离不开水那般,自然而然却又不可替代。
接下来:你真像镜子一样爱我呢。这句核心的意象是镜子,此典故出于《孟子》。“你”像镜子一样爱“我”,意欲阐明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就必须从镜子入手,把握意象本身的特点。镜子中映出的是一模一样的自己,至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是“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质检特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思考.doc
- 关于财富价值概念分析.doc
- 关于贵州高校开展网络教学思考与探索.doc
- 关于资金结算中心在集团财务管理中作用探论.doc
- 关于起音训练应注意几个问题.doc
- 关于转变后进生工作点滴探索.doc
- 关于运动健身人群中运动成瘾人群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doc
- 关于辽宁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几点建议.doc
- 关于近五年中小学德育低效问题研究述评.doc
- 关于近年江苏语文高考卷探究题思考.doc
- 建筑工程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pdf
-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小专题(三) 速度的图像及计算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pptx
- 专题02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点(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学习项目一+多样的复调(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简谱)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pptx
- 1.5 科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高一下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第3课《制陶》课件+2025-2026学年辽海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 9.2 把握适度原则 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25秋同步导学化学九下粤教科学版教学资源9.4 化学与健康.docx
- 专题2 物质的变化-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2024).pptx
- 15小虾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