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片医”家门口健康管家.docVIP

社区“片医”家门口健康管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区“片医”家门口健康管家

社区“片医”家门口健康管家    当前,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是导致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主因。针对此症结,河南郑州市创新理念,借鉴“片警”的做法,重新整合、配置医疗资源,推出“片医”负责制,使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片医”的出现,让百万城乡居民享受到家门口就医的便捷,同时拉近了医生与患者的心灵距离。       从“信不过”到“离不开”    “过去怕生病怕进医院,现在最担心的是有一天邹大夫不来了。”在郑州市华北水利学院家属院,轮椅上的徐老师紧紧握住记者的手,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徐老师是位退休教师,因为左侧股骨头坏死,多年来行动不便,下半身肌肉萎缩,连坐沙发都觉得疼。她家住3楼,去趟医院要花钱请壮劳力背上、背下,十分麻烦。“大医院人多不敢去,小医院不愿去,有了病就硬扛着。”她说。    两年多前,家属院里来了社区“片医”,给大家发联系卡、建健康档案。有些人看不起社区医生很少理睬,行动不便的徐老师半信半疑地接触了“片医”邹广伟,没想到现在竟然离不开了。    “每周3次,每次1小时,每次只收15元,邹大夫定时来给我按摩,刮风下雨也来。”徐老师说,身体不舒服时,打个电话邹大夫就来了,从来没有推辞过。邹大夫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便会带其他医生和一些仪器来,上门化验血、做心电图。    “邹大夫关心我的身体,还关心我的情绪。有时我情绪低落,她在按摩时会鼓励我,让我看到健康的希望。邹大夫跟我闺女一样大,我就把她当成自己的闺女啦,啥话都想跟她说。”徐老师动情地说。    告别徐老师,记者在郑州市纬一路5号院碰到了骑着天蓝色电动车、身着天蓝色工作服的“片医”牛磊萍,她是到5号楼一单元冯大爷家随访的。    听到牛大夫喊“伯伯”,冯大爷笑眯眯地开了门,热情地倒水、端茶。牛大夫拿出出诊箱,为冯大爷量完血压、查看近几天的血压记录后,松了一口气。冯大爷近段时间不稳定的血压,在她的细心调理下控制住了。    “大医院看病排队最折腾人,排了半天队,专家还没有功夫跟你细说,三言两语就打发了,让人心里很不踏实。”冯大爷说,“我最主要的毛病是失眠,睡不着血压就高,各种病就出来了。现在有了牛大夫,我稍不舒服就给她打电话,早上四五点钟都打过,听她说说,心就不急了,病也少生了。”    牛磊萍告诉记者,当坐诊大夫时没有固定的服务人群,与病患沟通少,很难建立感情。现在虽然付出多,但收获的是人心。“到了社区,人们待我很亲热,像家里人一样,这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记者在长江路社区看到,一支由25人组成的健身气功队,正在“片医”穆静的带领下练习气功。穆静说,作为“片医”,自己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大家少生病、不生病。    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    记者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市、区公立医院主办或领办,在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的同时,公立大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正通过“片医”负责制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扩展。    每个社区按每1000户居民一个服务区进行划分,每个服务区配备1名社区医生和1名社区护士组成一个“片医”小组,负责对辖区内的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精神病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管理,签订医疗保健协议,实施一对一服务。居民有个头疼脑热,可以就近诊治;行动不便者打个电话,“片医”可提供上门服务;需要转院时,“片医”会帮助预约专家,开辟绿色通道。    “我们不同于英国的全科医生,也不同于美国的家庭医生,郑州着力构建的是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模式。”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说,社区医院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初级诊疗网络和分流体系,初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顾建钦介绍,“片医”要对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管理比较了解,能够运用到临床工作中。让领办、主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医院,派出综合业务能力比较强、善于沟通的医生当“片医”,起到引领队伍的作用。同时,通过公开招聘,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医学大专院校毕业生加入此行列。    通过3年努力,截至2010年年底,居民到社区就诊人次已达到354万,较3年前增长近3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居民就诊的首选。    目前,郑州“片医”负责制正逐步向农村扩展,全市1180个行政村卫生所都有了农村“片医”,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农村居民有望和城市居民一样,健康档案有人建,小病小伤有人看,预防保健有人管,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稳定“片医”需建长效机制    郑州“片医”负责制已引起业内专家的关注。清华大学医药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刘庭芳,两次赴郑州调研。他说,在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惨淡经营的背景下,郑州“片医”成功实现了重新配置医疗资源,真正把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留在了社区,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