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子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周沛.docVIP

移动电子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周沛.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动电子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周沛

移动电子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周沛   [摘要]公众对移动政务服务的采纳是移动政务成败的关键。以TAM和IDT为基础,结合移动政务特点,构建移动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感知信任、感知成本、感知易用性、相对优势、相容性、自我效能、主观范式是影响公众采纳意向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提升移动政务公众采纳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移动政务 公众采纳 影响因素 TAM IDT   [分类号]G35 C936.1   1引言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逐步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移动网络享受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据CNNIC统计,截至201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3.18亿,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5.5%。日趋扩大的移动用户群体形成了公众对移动政务的服务需求。从目前我国移动政务发展情况来看,网络平台和基础设施已具雏形,但公众采纳和接受程度很低。据调查结果显示,访问政府网站的网民中曾在网上办理业务的仅占2.5%。需求与供给不能良好对接的现状将极大制约我国移动政务发展进程。因此,对移动政务公众采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合理提高公众采纳,真正实现服务优化。本文提出了移动政务公众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对模型进行检验,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移动政务建设提供借鉴。   2文献综述   在用户采纳行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分别是Davis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和Rogers发现的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sdiffusion theory,IDT)。   2.1技术接受模型(TAM)   TAM旨在解释和预测信息系统用户接受行为意向,试图发现人们接受或拒绝信息系统的原因。在TAM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被认为是影响用户态度最主要的两个变量。部分学者利用TAM模型对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进行研究。Pagani(2004)对意大利1000名3G用户接受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价格和连接速度是用户接受移动商务的关键。June Lu等(2008)对中国无线移动数据服务用户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移动信任对接受意向有显著影响。   2.2创新扩散理论(IDT)   在信息技术领域,IDT有助于识别促进或阻碍信息技术采纳与实施的因素。Rogers认为预测个体对特定创新的采纳时,创新技术特征是最重要的。创新技术特征主要包括: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   在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中,IDT得到了广泛运用。Wu Jen-Her和Wang Shu-Shing等(2005)将TAM和IDT整合,加入感知风险和成本构建模型,调查移动商务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Mallat等(2006)从IDT中提取兼容性、移动性,从TAM中提取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构建模型,研究消费者移动售票服务使用行为。   2.3   移动政务公众采纳的影响因素   到目前为止,只有Tarek EL-Kiki(2007)和代蕾、徐艺博(2011)用定性方式描述过移动政务使用及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移动商务和电子政务领域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何德华、鲁耀斌(2008)从个人、组织、技术、任务、环境5个方面分析了移动商务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蒋晓(2010)将公民采纳电子政务的影响因素分为环境、技术、个人、质量4个特征。本文基于移动政务与电子政务、移动商务的相通性及其自身特点,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将移动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面,如表1所示:      本文以公众个体的主观感知为研究视角,探寻公众采纳移动政务的影响因素,主要分析技术、任务、个人、环境层面。   3研究模型与假设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移动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模型(见图1)。      3.1技术层面因素   Taylor和Todd(1995)认为IDT中的复杂性和相对优势分别对应TAM中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移动政务环境下,感知有用性与相对优势具有一致性,且本文测量个体对创新本身的态度,不是使用创新的态度,故略去感知有用性。Wu Jen-Her和WangShu-Ching(2005)发现相容性是用户使用在线服务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公众希望获得与原有的价值观、经验和个体需求相契合的服务。所以本文认为感知易用性、相对优势和相容性是更为稳定的变量。在技术层面提出假设:   H1:感知易用性将积极影响公众采纳意向   H2:相对优势将积极影响公众采纳意向   H3:相容性将积极影响公众采纳意向   3.2任务层面因素   有研究表明,经济动机和结果是信息系统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