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用永久导管中心静脉留置方法改良.docVIP

血液透析用永久导管中心静脉留置方法改良.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液透析用永久导管中心静脉留置方法改良

血液透析用永久导管中心静脉留置方法改良   【摘要】目的:为建立血透的血管通路,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留置永久导管存在一定的缺点,有必要对置管方法进行改良。 方法:将48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撕脱鞘法和导丝法行颈内静脉置入永久血液透析置管,观察两种置管法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出血量、导管透析中血流量。 结果:导丝法较撕脱鞘法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出血量比较皆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导丝法组优于撕脱鞘法组。而导管透析中血流量导丝法组较撕脱鞘法组略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导丝法置入永久血液透析置管,该方法出血量少,并且简单、快捷、安全、对术者要求降低,利于基层开展此项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颈内静脉;永久导管;置管;方法改良   【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号】1005-0515(2011)04-0320-02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前提,但是对于难以或者不适宜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中心静脉留置永久导管可以解决以上难题。然而,永久导管经典置管方法为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对操作者的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过程出血较多,并且时有发生留置导管弯曲打折现象,影响患者的透析血流量,因此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此,我们对原有方法进行改良,采用导丝引导法置入,该方法出血量少,并且简单、快捷、安全、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48例,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或者不适宜建立动静脉内瘘,均行颈内静脉置入永久血液透析置管。男31例,女17例,年龄21~85岁,平均47.5岁。原发病包括慢性肾炎26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损害4例,痛风性肾病3例。随机分成2组,各24例,分别采用撕脱鞘法和导丝法置管,其中行置管前凝血功能正常,无出血倾向,病情、病程、置管材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材料:留置的永久导管为美国进口QUINTON导管(12.5Fr,长36-40cm)或者Hemosplit导管(14.5Fr 长度 19cm)。封管用普通肝素钠注射液。血透机为费森尤斯2008B,F6型透析器,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   1.3 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置管,按中路法置入右颈内静脉,置管术在人工肾操作室局麻下实行,由有经验的肾内专科医师完成。①撕脱鞘法:穿刺颈内静脉成功后,固定穿刺针,将导丝插入穿刺针内,进入约20--25cm,退出穿刺针,固定导丝备用,设计好合适的皮下隧道,行局部皮下浸润麻醉。在导管出口处及穿刺口处分别行1.0 cm的横切口达皮下。扩张皮下隧道,用隧道针将导管从穿刺口处拉出,经导丝用扩张器扩张血管,再放入带鞘套的大扩张器,拉出导丝和大扩张器,将导管从鞘套内插入,一边撕开鞘套,一边将导管插入,摆好位置,检查通畅后予肝素封管,缝合创口,固定导管,创口及隧道处加压包扎[1]。②导丝法:用隧道针将导管从穿刺口处拉出前的操作与鞘套法相同,紧接着不用鞘套,仅用大扩张器扩张后,保留导丝,压迫导丝进血管处,适当分离穿刺部位的皮下组织,将导管沿导丝插入,边进导管边退导丝,当导管静脉端接口处露出导丝时,拉住导丝,将导管按适当长度推进。导管在进入血管前,左手中指压迫止血,拇指和食指固定导丝,右手推进导管,助手拉出导丝,夹闭导管静脉端接口,摆好位置,检查通畅后予肝素封管,然后缝合创口,固定加压包扎。   按无菌操作行常规血液透析。血透结束后用生理盐水从导管动、静脉端分别快速推入10ml,将导管内血液彻底冲洗干净,然后严格按导管动、静脉腔容量注入抗生素加纯肝素封管液,根据患者病情每周行血透2~3次。   1.4 观察内容:比较两种置管法的优劣,观察两种置管法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出血量、导管透析中血流量。   1.5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具体见下表:   3 讨论   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永久导管具有保留时间较长、血流量充分、不增加心脏额外负担等优点,已经成为血液透析的重要通路之一,使用时间可长达5年以上[2]。   我们通过不同置管方法对比观察到:传统的撕脱鞘法在插管的关键操作中由于导管鞘套的直径较大,撕脱鞘管是导管和血管的缝隙也大,并且存在一定的血管损伤,故术中术后出血多;并且要求术者及助手相当默契地配合,如术中配合不好往往出现慌乱,影响置管的成功率,操作的时间也相对较长。而我科采用导丝引导法有效的避免了以上不足。   采用撕脱鞘法有3例置管失败,分析原因为在穿刺导管和血管走向间角较小,鞘套和导管质地较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