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呃逆证治举隅.docVIP

顽固性呃逆证治举隅.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顽固性呃逆证治举隅

顽固性呃逆证治举隅   [摘要] 呃逆,俗称“打嗝”,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症。属中医“呃逆”、“哕”范畴,是气由下冲向上,出于喉咽,呃呃作声,连连不绝,声短且频,有声无物之证。呃逆系多种原因导致气机升降不畅所致,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其证有虚实之分。顽固性呃逆虽然病位在膈,但与胃、肠、肝、脾、肺、肾等脏腑相关。应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等明确脏腑病变所致。一般来说,由胃、肠所致者十有七八,多由胃肠功能紊乱,失于通降,胃气上逆动膈所致。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中药治疗;胃气上逆动膈;脏腑功能衰退   [中图分类号] R25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12(b)-110-03      呃逆,俗称“打嗝”,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症。呃逆又称膈肌痉挛,常见于受寒或食入药物、冷食、吸入冷空气等,使膈肌发生不自主的痉挛性收缩的一种常见症状,继发性呃逆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1],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癌、胃癌、肺癌、溃疡病、胃炎),癔症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刺激因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顽固性呃逆指呃逆持续24 h以上,甚至持续数日甚至数十日不愈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睡眠、进食等正常生活。   1 发生机制   呃逆的发生是受延髓呼吸中枢的控制,是由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收缩运动引起的一种神经反射动作,其反射弧向心路径是迷走神经、膈神经及第6~12胸交感神经向心纤维;中枢是第3颈至第5颈髓的膈神经、脑干的呼吸中枢、延髓网状结构和下视丘间相互作用;离心路径是膈神经、声门及呼吸辅助肌的离心纤维。当外周刺激经迷走神经或膈神经的感觉纤维传入中枢,或者中枢疾病使膈神经的运动纤维传出冲动增多,均可引起呃逆。引起呃逆的主要原因是反射性的,即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引起的;另一方面为精神因素。顽固性呃逆多见于重症久病,临床各科均可发生,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久治不愈者常可出现吸入性肺炎,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黏膜撕裂等并发症,使病情更加复杂。祖国医学认为,顽固性呃逆,属中医“呃逆”、“哕”范畴,是气由下冲向上,出于喉咽,呃呃作声,连连不绝,声短且频,有声无物之证。呃逆系多种原因导致气机升降不畅所致,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其证有虚实之分。其中,实证起病急骤,多因寒邪客胃、胃火上冲、肝气郁滞、食滞胃肠等原因引起,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虚症好发于重病、久病之后,多因病期长或大量使用一些耗伤正气的药物,致使人体正气亏虚,延及脾胃,失于和降,虚气上逆动膈而发生,呃声断续不继,声音低微,饮食难进,多为元气衰败的危恶证候[2]。   2 辨证论治   2.1 寒积于中,胃气上逆   症状:呃声沉缓有力,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胃中发凉,冷痛胀满,泛吐清水,不思饮食,舌淡,舌苔白润,脉沉或迟。   辨证分析:属实证,本证多因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所致,胃气为寒邪所遏,失于和降,夹寒气上冲,气逆动膈。寒积于中,则胃中发凉,遇寒则甚,得热则减,寒饮凝滞,则泛吐清水,胃气上逆致呃声沉缓有力。   治则:温中散寒,降气止呃。   处方用药:丁香散加减(丁香、柿蒂、良姜、甘草、厚朴、干姜、木香、细辛)。   2.2 阳明腑实,胃火上冲   症状:呃声响亮,冲逆而出,胃脘疼痛或有灼热感,口臭烦渴,喜冷饮,口燥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舌苔黄,脉滑数。   辨证分析:属实证阳证,本证多由嗜食辛热炎或过用温补药物,燥热内盛,邪热蕴结而成,实热蕴结胃肠,胃火上冲,火为阳邪,其性高扬,故呃声洪亮,冲逆而生。   治则:清胃泄热。   处方用药:竹叶石膏汤合温胆汤加减(竹叶、石膏、麦冬、甘草、党参、半夏、竹茹、陈皮、茯苓、枳实、柿蒂、大黄)。   2.3 肝郁乘脾,痰阻胃逆   症状:呃逆连声,胸胁胀满疼痛,善太息,抑郁恼怒则发作,情志转舒则稍缓,纳食减少,腹胀便溏,肠鸣矢气,食入不化,头目昏眩,苔薄白,脉弦。   辨证分析:属实证,肝木克脾土,脾胃相表里,所以肝出现问题,最倒霉的就是脾和胃,就会导致呃逆连声,胸胁胀满疼痛,善太息,抑郁恼怒则发作,情志转舒则稍缓,纳食减少,腹胀便溏,肠鸣矢气,食入不化,头目昏眩,苔薄白,脉弦。   治则:降气化痰,和胃止呃。   处方用药:旋覆代赭汤[3]合越菊丸加减(旋复花、代赭石、党参、甘草、半夏、川芎、苍术、香附、栀子、神曲、苏梗、川楝子、木香)。   2.4 血滞胸膈,胃失和降   症状:年老体弱,久患呃逆,反复发作,顽固难愈,气机不畅,久病入络,血瘀气滞,胃失和降,胸闷不舒,心悸气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沉弦或细涩。   辨证分析:属虚中夹实,年老体弱,久患呃逆,反复发作,顽固难愈,气机不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