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工作中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助产工作中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助产工作中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关键词 助产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5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产妇及社会对助产士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对助产人员造成压力,而且导致助产士在工作中技术风险增多。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助产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必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其身心健康与工作质量。   助产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护理工作,也由原来的功能护理观察产程、接产转变到责任制护理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模式。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乙型肝炎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1],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2]。助产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特别是助产士在产程观察、肛诊、内诊、接生、会阴缝合、人工破膜、外阴备皮、新生儿复苏等操作时更容易被血液,体液污染和被锐器刺伤从而增加被感染的机会。   助产士的职业性危险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因素。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资料显示病房护士有85.7%被羊水、血液、分泌物污染过,而产房的助产士100%被污染。污染后只有52%的护士及助产士采取标准处理方法[3]。另外,助产士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知的后果而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如新生儿窒息抢救、急产、产后出血、羊水栓塞、DIC等,在患者未得到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抢救工作在时间上不允许助产士进行自我防护。   理化因素:现在临床使用许多高科技医疗仪器,如心电监护、胎心监护、新生儿辐射台等,使用时的声音、产妇生产时的叫喊等噪音,长期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心情烦躁、失眠、头痛、注意力涣散等现象,极易因此引发医疗纠纷。此外,长期慢性接触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等不仅刺激呼吸道,还可能对肝、脾、肾等器官造成伤害。助产士在做阴道检查和接生过程中频繁地使用刀、剪、针等极易造成损伤,特别是在会阴裂伤缝合过程中,由于阴道解剖位置的关系,意外切割伤,针刺伤的机会很多。发生率80.5%,年人均刺伤3.2次。经针刺或经??损皮肤黏膜传播的疾病最常见的有乙肝、丙肝、淋病、梅毒、艾滋病等。   社会心理因素:伴随产科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变,有家属陪伴,助产士全程导乐陪伴等服务的开展,大大增加了助产工作的透明度,对助产工作的要求也大大提高[4]。与此同时,助产士如何协调与患者本人及与患者家属的关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助产士的每项工作均关系到母婴安危,责任重大常使助产士在工作中长久地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紧急事件,如急诊入院、新生儿窒息抢救等,这些都会对助产士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刺激。另外,助产士还会受到来自人际关系、晋升评比、学习进修及家庭等诸多问题,这些社会心理因素都会使助产士产生疲惫感、焦虑感,影响其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   助产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产妇及社会对助产士的护理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自身也存在感染各种疾病的危险,加之产科工作节奏快,患者周转率高,使得助产士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制定职业安全培训制度:应定期对助产士进行在职培训,学习有关医院感染和防护知识宣教,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牢固树立“任何患者的血液及污染有血液的物品都存在严重潜在感染危险”的观念[5],护士在接触患者血液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让助产人员了解其工作对身心安全的直接或潜在威胁程度,提高防护意识。   生物因素的防护:①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如备皮包、灌肠袋、婴儿吸痰管、便盆等。遇传染患者必须隔离待产、隔离分娩。洗手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简单有效的洗手可消除90%以上的微生物,助产士操作前后均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并且用消毒毛巾擦干,切忌用工作服擦手。为提高助产士洗手的依从性,最好在待产室内设感应式或脚踏式的流动水洗手池,洗手要规范。②做好个人防护:当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和黏膜暴露等危险时,应使用防护具。行肛查、阴道检查、人工破膜等,接触孕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羊水时均应配口罩,戴乳胶手套。接生时,由于胎膜张力高,羊水呈喷射状飞溅,应戴防护眼镜,穿防水接生衣。手皮肤有破损时戴双层手套,在操作中若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同时要穿雨靴,避免血液、羊水从接生床交接处漏下溅到脚上。如产妇的血液或体液不慎飞溅到脸上或眼中,应立即用消毒液清洗颜面部,并用抗生素眼药水做好眼的保护。   物理性因素的防护:操作后自己清理用物,以免他人在清理用物时被刺伤,针头、锐器正确放入锐器盒中,以免被刺伤;正确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采用毁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