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毛织行业的现状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我县毛织行业的现状调查

对我县毛织行业的现状调查 自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县毛织行业经历了低谷,复苏,回落的过程。为准确及时掌握当前毛织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我局组织了强有力的调查队伍,对全县所有毛织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 一、毛织企业的规模 2008年正值毛织企业生产旺季,全县共有毛织企业333家,其中规模以上5家(销售产值达500万以上),全部从业人员9091人。当前因属毛织企业的淡季,现还在正常生产的只有138家,其中规模以上2家(销售产值2000万以上),全部从业人员3689人(不含家庭作坊人员)。 二、毛织企业的分布 当前我县毛织行业还在正常生产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县城社区,塔峰镇的行政村,竹管寺镇,楠市镇,祠堂圩乡,土市乡等地。其中:县城社区66家,塔峰镇的行政村11家,竹管寺镇12家(含总市办事处),楠市镇33家(含正市办事处),祠堂圩乡10家(含兰屏办事处),土市乡6家(含洪观办事处) 三、毛织企业状况 2008年虽然全县毛织企业达333家,但仅有一家拥有9台全自动机,二家拥有30台半自动机,其它均为手织机。这次调查,正在生产经营的138家中,只有2家仍然是手织机,共有40台,其它均为全自动机或半自动机。其中拥有全自动机的有26家,共555台。据调查了解,全县还有85家企业已经进行了半自动机技术改造,虽然当前处于停产状态,但等环境好转后就会恢复生产。从11家全自动机销售企业了解到,全县毛织企业已经与他们签订的意向性购买合同达900余台。在138家企业中,独立从事缝盘的有12家,既缝盘又进行生产的17家,缝盘工人共560人,缝盘用工严重不足。根据永州丽宏国际有限公司提供的信息,该厂除对本企业和本县的缝盘工人发货外,还在宁远、新田、嘉禾三县设立了3个缝盘点,共有缝盘工人140人。据调查当前手织机生产的企业只能是保本经营,半自动生产的企业是微利经营,全自动机生产的企业可以得到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二的利润,缝盘企业的利润只是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四、毛织企业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资金回笼缓慢。今年大多数企业都要向上家交货二个多月后才能收回资金。二是资金运行困难,大多数企业都希望生产设备改造升级,但由于银行贷款困难、利率较高,而无法实现企业的做大做强。三是生产成本偏高,2008年以前毛织企业的电价一般都比生活用电每度低0.1—0.2元,而现在,大多数企业用电价格都比生活用电每度高出0.2元,生产工人的工资普遍比去年提高了20%以上。四是企业依然存在用工难问题,虽然全县毛织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节约了很多的用工量,但由于今年的毛织工价较其它行业偏低,许多毛织工人转行,毛织工人依然缺乏。 五、几点建议 一是要加大对毛织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继续执行对毛织企业的用电优惠政策,劳动部门要继续帮助毛织企业解决用工问题。二是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虽然今年政府对企业的技术改造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但从这次的调查了解到,有85%的企业对这些政策不了解。三是要加大对毛织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在注重对生产工人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对企业主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的培训,要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和“微笑经济”理论的理念来武装他们的头脑。五是要打造全县的毛织企业航空母舰。要继续引进几家大型的毛织企业,让本县的毛织小企业作为它们的护卫舰,这样既可以减少企业的运输成本,又可以规避他们的经营风险。 1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