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文学简答论述题
1.“归来的诗人”也称作 “复出的诗人”,指的是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因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一些原因而被迫中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七十年代末即粉碎“四人帮”后才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得名于“归来”的诗歌主题。
2.“伤痕文学”定义:伤痕文学是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出现的,以文革为批判对象,揭露十年文革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伤痕,揭示出文化大革命的本质的一系列文学作品。伤痕小说得名于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伤痕小说潮流的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创作的《班主任》。小说通过谢惠敏和宋宝琦这两个畸形儿形象的塑造,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3.反思文学:当代新时期第二个文学思潮。它在“伤痕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试图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观察和思考过去的教训,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再认识、再评价,扩展和深化了文学的历史内容。
4.改革文学的定义:改革文学是指反映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人的心理命运变化的文学作品。
5.改革文学发展的历程:
A.1979年夏,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的发表,开始了改革文学的发轫期,作品大多揭示旧的经济体制与建设四化的矛盾。记录着改革事业的艰难曲折的历程。
B.1981年底,张洁的《沉重的翅膀》问世,标志改革小说进入第二阶段。作品大都剖析了改革进程的繁难艰辛,透射出政治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贾平凹的《浮躁》,刘心武的《钟鼓楼》,张炜的《古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改革文学走向深化的标志。
C.1985年以后,改革文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作家不再满足于表现个别人的改革热情和铁腕行动,变革精神已经更多地体现为普通劳动者的自觉要求。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6.第一次文代大会的意义:
(1)第一次文代会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是两大阵营的会合。
(2)大会最后作出“决议”,把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作为发展新中国的人民文艺的基本方针,号召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以最大努力来贯彻执行。这对十七年文学创作起决定性影响。
7. 杨朔散文的艺术特点:
1.以诗为文,追求诗意,提出“诗化散文”这一概念。在创作上表现为:
(1)杨朔的散文巧于造境,努力营造诗歌氛围。
(2)杨朔将诗的表现手法用与散文创作,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3)在文字的选择上精于炼字,讲究文字的锤炼。
2.讲究构思,严于剪裁布局,玲珑精巧是杨朔散文结构艺术的重要技巧。
3.以小见大的托物言志的手法。
8.刘白羽散文创作特色:
1.善于写重大题材,并进行哲理思考;
2.纵贯性思考常多于横断面的剖析,热情的想象多于平静的观察;在作品中表现为汪洋恣肆,具有一种不拘法度、潇洒自如的豪放感,充溢着革命的激情。
3.语言壮美绚丽,灿烂多姿。刘白羽散文用绚丽的语言显示文才,以大量的排比造成雄伟的气势。
9. 秦牧散文创作特点:
1.其题材广阔,写法多样。
2.在重视思想性的前提下,讲究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是秦牧散文的又一重要特色。如作品《土地》
3.秦牧还较为讲究散文的表现技巧。
10. 十七年军事题材小说特点。
(1)、纪实性的品格。
(2)、作品无一不表现了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的精神追求。
11. 《李双双小传》人物形象分析:
李双双:大公无私、热爱集体、敢于斗争
孙喜旺 :善良、憨厚、热爱劳动 自私、狭隘、明哲保身
孙有 :落后、自私
12.《创业史》中梁生宝、梁三老汉的人物形象典型意义
梁生宝是个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作家从现实生活出发,以镐河南岸一个村子的互助组长王家斌为模特儿,经过高度艺术概括而塑造出来的社会主义带头人的英雄形象。自觉的“办好”社会主义的事情,不失“党的威信”,是梁生宝的精神动力。他大公无私,胸怀开朗,同时也具备了一个劳动人民的本色:勤劳、谦逊、朴实。
梁三老汉是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典型性很高的艺术形象。
一方面,作为一个背负几千年私有制观念因袭重担的小生产者,他本能地倾向资本主义。但他又“不赞成残酷的剥削,他声明‘咱不雇长工,也不放粮。光图个富足’”。过富足有体面的富裕中农生活,是他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善良的贫苦农民,经济地位和阶级本性又使他有接受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他是一个性格上具有“两重性”的人物,是一个动摇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道路中间的人物。
小说通过梁三老汉这个心灵旧世界瓦解过程,典型地展示了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使他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
13. 峻青军事题材小说创作特色:
①峻青的短篇小说往往取材于山东老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故事。
②在塑造人物方面,作家往往让人物在血与火、生与死的严酷斗争中经受考验,从而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三单元第1课《广而告之》课件-七年级美术下册(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5【基于精准重心法的S家电企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和路线规划问题实证研究14000字】.docx
- 基于精确重心法的农产品冷藏仓库选址研究一以米易为例.docx
- (二模)2025届大湾区高三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 (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半导体封装测试环评报告.pdf
- 双叉臂式悬架设计.docx
-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护理.pptx
- IEEE C57.149-2012国外国际标准.pdf
- (二模)2025届大湾区高三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 (二)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 先进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