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工程1
第六章 微生物工程概论 第一节 微生物工程的概念及意义 一、发酵的概念 发酵(fermentation):最初是来源于拉丁语ferver即“发泡”、“沸涌”之意。指酵母作用于果汁或发芽谷物时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 巴斯德在探讨了酵母酒精发酵的生理意义后,认为发酵是酵母在无氧状态下的呼吸过程,是生物获得能量的一种方式 近代,好气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氧是必需的,也并不伴随起泡、沸涌现象。如:醋酸菌的醋酸发酵及其它的有机酸发酵。 发酵的定义不断完善,广义的发酵定义为 发酵: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二、微生物工程 是渗透有工程学的微生物学,是传统的发酵技术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相结合,具体包括菌种选育、菌体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以及微生物机能的利用等。 三、微生物工程的优越性 生物工程用语于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是微生物 微生物的五大特殊本领:比表面积、转化能力、繁殖速度、变异与适应性、分布范围 第二节 微生物工程的发展简史 一、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天然发酵 不知什么是微生物,却在生活实践中利用自然的发酵现象来生产食品。 酒:丑妻近地家中宝 酱:正月可作、肉酱清酱 家庭作坊式生产,时常被染杂菌困扰,不能控制。 二、第一代微生物发酵技术——纯培养技术的建立 纯培养技术:用培养基培养纯的微生物。 1、1680年,荷兰人库克,发明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 2、1857年,法国的巴斯德指出发酵现象是由微小生命体进行的化学反应。发明了著名的低温灭菌法, 3、1905年,德国的柯赫,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开创了认为控制发酵的新时代,使天然发酵转为纯培养,污染现象减少 三、第二代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层培养技术 抗生素: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并能在低浓度下有选择的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质 通气搅拌技术 1929年,英国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素:培养葡萄球菌的平板污染一个酶菌,酶菌周围有一个亮圈,该霉菌为点青霉 四、第三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工程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DNA重组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有控制有目的的进行生产产品。 如:生长素:4.5升发酵液=6.5万脑垂体提取量 疫苗:作为抗原,激发提内产生抗体 病毒 (蛋白和核酸):起抗原作用的是蛋白质,分离控制病毒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转至大肠杆菌中繁殖,分离纯化蛋白质纯体(易保藏,副作用小,效率高) 第三节 微生物工程的应用 一、微生物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食品加工: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 Scp: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是通过培养单细胞生物而获得的菌体蛋白 2、含醇饮料:酒类 3、发酵乳制品:酸奶、干酪等 4、调味品和发酵食品:酱、酱油、醋、面包、泡菜 5、食品添加剂:面包酵母、柠檬酸 6、甜味剂:葡萄糖、果糖浆 二、微生物工程在医药卫生中的应用 1、抗生素: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生 2、氨基酸:输液、临床治疗 3、维生素: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生 4、甾体激素:可的松、地塞米松 5、治疗用酶:驱除坏死组织、助消化、化血栓 6、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高血压 7、生物制品:疫苗 三、微生物工程在轻工业中的应用 1、糖酶:淀粉酶、糖化酶、 2、蛋白酶:酸、碱、中性蛋白酶 3、果胶酶:水解果胶物质、用于果胶澄清 4、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甘油 四、微生物工程在化工能源产品中的应用 1、醇及有机溶剂:乙醇、丙酮、 2、有机酸:醋酸、丙酸、乳酸、丁酸 3、多糖:右旋糖苷、黄原胶、海藻酸 4、烷烃:甲烷 5、清洁能源:氢气、微生物燃料电池 五、微生物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 1、生物农药:生物杀虫剂、杀菌剂 2、生物除草剂:利用杂草的病原微生物 3、生物增产剂:固氮菌、钾细菌、磷细菌 4、食用和药用真菌:蘑菇、香菇、猴头菌 、银耳 六、微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七、微生物工程在细菌冶金中的应用 利用某些自养细菌将低价元素氧化为高价化合物 例如:氧化亚铁硫杆菌将亚铁氧化为高铁、将硫和低价的硫氧化为硫酸 八、微生物工程在高新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1、为基因工程提供质粒、和病毒载体 2、内切酶、连接酶、磷酸酶、磷酸激酶 3、生物传感器: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巨人网络2012年10月11日,大连理工大学宣讲会C++开发工程师笔试题.doc
- 工艺操作规程08-4-15.doc
- 差旅费报销制度091218.doc
- 巴比妥酸.doc
- 差旅费开支规定及管理办法.doc
- 已打印黑龙江省哈六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大题解析.doc
- 巧用“和”字辨病句.ppt
- 巴菲特和芒格2011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问答录.doc
- 市场信息第250期.doc
- 差异化竞争力_试析省级卫视的发展空间.pdf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