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探讨
汉诗英译意境传达问题探讨
[摘要]意境的传达是古诗英译工作者历来所追求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枫桥夜泊》一诗两种英译文的比较分析,探讨古诗英译意境的传达问题,认为意境的传达应该是使原诗的美学价值得到较全面的再现,做到形神兼似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意境 诗化 古诗 英译
我们都知道,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结合比其它文学样式更加紧密,有些诗歌甚至把诗的形式作为表现意象的重要手段。因此,诗歌的翻译必须兼顾内容与形式,做到形神兼似。那么,如何保持或再现原诗的美学价值,仅仅以英文散文或无韵诗的形式翻译中国的古典诗词显然是不够理想的。勿庸置疑,汉诗英译首先要传达原诗的“意美”,也可以说是的诗的诗意、诗境。意境传译是一个原则,不容忽视。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简隽,蕴涵丰富,意境深远。它常常超越语法关系的严格限制,在时空关系上拓展无限的境界,给人以超乎时空的艺术魅力。叶维廉先生认为,许多中国古诗好象电影中的“蒙太奇”,“把意义单一、内容中立的画面镜头组合成意念性的脉络和系列”。现以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原诗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通过观察时空间的移动,捕捉住若干画面,以白描的手法抒发自己的旅思。镜头从上到下,先是“月落”、“乌啼”、“霜天”,然后是“江枫,”、“渔火”。接着变换镜头,由近及远,从“江枫”、“渔火”到“城外寒山寺”,又由远及近,从“寒山寺”到“客船”。这种电影式的传意方式,实景实写,没有文字说明和解释,但字里行间却隐孕着张力,暗含着可感但又不可言明的朦胧和诗人霜夜愁思的意境。
根据英语语法要求,汉诗英译就是由不定位向定位,由不定关系向定关系的转换。在此过程中,必须适当增添代词、冠词、介词、连词等功能词,确定时态、格、数的一定形式。从语义内容上说,则是由隐向显,由含蓄向明露的转化,于是那种“意在言外”的含蓄美犹如古诗今译,在英译中是难以传译的。如果过度强调译文与原诗形式上的一致,反而会“因韵害义”。据此,笔者不揣浅薄,提出《枫桥夜泊》的两种英译:
???文一
The moon goes down,crows cry and frosts spread through the sky;With boats’lamps dim’neath maples sad I sleepless lie.Outside Gusu the Cold-Hill Temple’s not in sight,From where the bells have reached my boat at bleak midnight.
译文二
Amidst the frosty sky crows cry when moon goes down;I hardly sleep with maples sad and boats’dimlight.There stands the Cold-Hill Temple outside Gusu Town;I hear its bells reaching my boat at bleak midnight.
已如上述,《枫桥夜泊》的意境是霜夜愁思。第一句为背景铺垫,衬托出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许渊冲先生译为“At 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rosty sky;”王大镰先生译为“Moon’s down,crows cry and frosts fill all the sky.”借鉴两位学者的部分译文,拙译两种分别译为并列分句(译文一)和主从复合句(译文二),句法结构虽有迥异,但描写意境的关键词没有改变。译文一用“spread through”译“满”,显得生动形象,与若干长元音和辅音连缀一起,再现了秋夜长长,霜天漫漫的意境。在第二篇译文中,“amidst”、“when”和“facing”的切入,则点明了各个成分之间的时空关系。
第二句是主题句,关键是“愁”字,它是该诗的诗眼。此行信息量十分丰富,“江枫”、“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在江岸,一在江面。按形美要求,要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六个音步,十二个音节之中,难度确实很大。在所见到的译本当中,大多回避“愁”字不译,这当然是不可取的。许渊冲先生采用拟人修辞法,把该行译为“Dimlylit fishing boats’neath maples sadly lie.”“渔火”译成六个音节,其中五个为高元音/i/,揭示了渔火昏暗,“愁”的氛围颇显浓郁。“neath maples”,构思巧妙,艺术地传译了枫在江岸,船在江面的时空关系。全句“枫树岸下,灯火幽暗的渔船忧愁地躺在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