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学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温州中学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州中学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温州中学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A.徇私/ 驯熟 咆哮/ 肖像 惬意/ 提挈 济济一堂无济于事 B/饿殍 与会/参与 胴体/ 栋梁 拈轻怕重/拈花惹草 C.投奔/奔命 着急/ 着火 标识/ 识别 强词夺理/ 强人所难 D.丧气/沮丧 殷实/ 殷红 蜡烛/ 污浊 螳臂当车/ 安步当车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中泰两国文化中心为非利性机构,旨在积极促进两国在文化、艺术、教育、传播、视听、社会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合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 B.C.D.有企业家抱怨,中国的银行对企业的投资往往只有一年,他们这种抽薪止沸的作法违背了企业的投资规律,容易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地王大厦是中国当时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可以堪称先进。 B.在北大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书中告诉我们,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将体育运动推到了很高雅的位置上。 C.是针对年轻人群打造的实用家轿这款车的整体造型融合当今车坛最时尚的设计刀刻般的肩线贯穿整车充满力量感D.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应是一个既立足于当前保稳定发展,又抓住机遇促进结构调整,有目标、有重点、有抓手,务求实效的行动计划方案。 5.下面两例在词语搭配上似乎都不合逻辑,但却极富表现力。请另选一内容,写一个同样表达效果的句子。(形式、字数不限)(3分) ①兰圃的门锁了,却锁不住香味。 ②司机流着泪跑回驾驶室,把车门狠狠地一摔,闸住了悲哀。 6.请欣赏下面这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5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4分) ⑴标题: ⑵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 在中国,“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札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敬畏感不是与生 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的。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