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下地理学思想史)第六篇 章人本主义地理学.pptxVIP

(大四下地理学思想史)第六篇 章人本主义地理学.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四下地理学思想史)第六篇 章人本主义地理学.pptx

第六章 人本主义地理学授课老师:翁时秀Email:wsxsysu@163.com手机纲人本主义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地方”(place):概念及其演变一、人本主义地理学的核心思想目的不是要建立模式或理论来解释现在或预未来, 而是要了解或认识人生及人的世界对计量地理的批判计量地理将人“非人化了(dehumanized)”,将人当成数字来算或视之为地图上的一个点;训练出一些空间统计学家,缺少学者。研究主张认为不可能找到人们空间行为的科学定律, 因为人的行为是因文化及地点而定, 而文化及地点极为复杂,很难将之简化、定性、及通论之。认为计量/理论地理学家仅谈论他们 “击中的东西,不提没打中的情况 ”(one counts one’s hits but not one’s misses)。 未见有任何理论可以充分地解释复杂的情况。认为计量地理没有(也不能)发现定律 (laws); 它仅提出了一些通则 (generalizations)。 认为他们所谓的空间规律只是空间的事实规律, 不是理论定律, 它们没有解释力。重视景观 (landscape): 视为“意义的储存地 (repositories of human meanings) ”或 文本 (texts)。行为地理学与人本地理学都探讨人地关系,但前者侧重人如何对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 后者则重视人与环境的互动及其对彼此的影响。两派在其它方面交集不多。有开创性的人本地理学学者为数极少,著作也不多。但人本地理学的精神已广被接受。在人地关系中, 它强调了人的感觉、感情、文化、历史及价值观的重要性。 段义孚 Yi-Fu Tuan:他分析了个人及群体对地方及其生活环境的认知、依附 (human attachment to place)、 爱恋 (topophilia)、 恐惧 (topophobia) 及支配 (dominance) 等内心世界 。他认为他写作的动力是“寻求生命的意义 (quest for the meaning of life)”。 作品也意图了解人性及人的 “好生活” 或 “好日子” (good life) 到底是什么。写作风格独特,能综合各种人文及社会学科文献而提出新观点。视野开阔,行文流畅高雅。不谈理论。一向单独写作。没有自己的学派,但却广被视为人本地理学的代表人物。著作影响广泛, 包括建筑、环境心理、及规划。二、“地方”(place):概念及其演变主要内容地方(place)是什么?如何理解地方?地方的描述取向(a descriptive approach to place)地方的社会建构取向(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place)地方的现象学取向(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of place)如何运用“地方”这个概念分析社会现象?一、地方的定义及其基本维度1 地方的定义地方,最直接且最常见的定义就是,有意义的区位(a meaningful location)有时也说是“有意义的空间”东经113.58°,北纬22.34°当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这一名称来取代“东经113.58°,北纬22.34°”这一坐标时,我们也就开始接近“地方”了;当我们称这个地方为“我的母校”时,这种情感更是显露无疑任何尺度的空间,都可能成为“地方”“在一个极端,一把最喜欢的扶手椅是一个地方,在另一个极端,整个地球也是地方”(Tuan, 1977:149)段义孚(Yi-Fu Tuan)教室、宿舍、中山大学、珠海市、中国、地球地方的日常生活意义建构“自我”不可或缺的部分5419宿舍地方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家、教室地方的政治性:意义的竞争《赛德克·巴莱》2 地方的基本维度Locale(场所、场景、场境)Location(区位)Sense of Place(地方感)2.1 LocaleLocale: refers to the settings in which everyday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relations are constituted, whether formal or informal.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日常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得以构建的背景/环境通常指物质背景/环境2.2 LocationLocation: refers to the geographical area encompassing the locale as defined by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operating at a wider scale-i.e., the impact of the ‘macro-order’ i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