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摘要:大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职责。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注重大学语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完善学生人格;利用大学语文的批判性资源可以实施批判性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结合大学语文的人性因素,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人性。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门课程人格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培养,进而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大学语文;健康人格;人格教育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大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职责。健康人格是指由人的内在心理引导的,尊重生活、热爱自我及自然环境,其个人的意识、才智及能力得到健康、全面的和谐发展,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个人特征。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所蕴涵的人格资源丰富多彩。因此,要深入挖掘大学语文教学审美因素、批判精神和人性教育等资源,用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
一、注重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素养之一。大学语文精选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而这些不同体裁的艺术珍品都极富审美特性。教师只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作品,并将它当做艺术品来鉴赏,就能激发起学生心灵中美好情感的浪花,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并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吸取塑造健康人格的养料。
文学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晋朝文章的慷慨风骨、唐诗的性灵典雅、宋词的纯熟高远等都蕴涵着无尽的美感体验。如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师生可以全身心地融入诗歌营造的境界,深刻感受月夜中江的悠远浩渺、花的清幽芳馨、月的皎洁妩媚与夜的寥廓恬静,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优美的艺术境界里,获得美的享受。这些作品可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情操。林语堂说:“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生活,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了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可见,诗歌(文学)以其独有的审美特质维持了人的精神平衡,具有对人心灵的穿透力,进而提升人格境界。
如果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则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中,以美启真、启迪心灵,以美悦情、净化性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感情体验并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不仅从书本、课堂中获得美的体验,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强化美感享受。如讲到“思乡怀人”的作品时,可让学生联想各自的故乡,重温亲情、友情的温馨,让美好的情感涤荡心胸,从而达到人格境界的提升和完善。
二、实施批判性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人格。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都在强化学生的服从性人格,如强调遵守纪律而不允许学生质疑其合理性、强调尊敬师长而不允许学生当面顶撞、树立榜样以强调某种行为方式的合法性同时否定其他的行为方式等。长此以往,教育出来的学生缺少批判精神。批判是创新的前提,缺乏批判精神就谈不上创造性。我们要将批判精神的培养作为健全人格的主要内容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注意在作品的批判精神和作家的批判性人格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人格。
几千年的中国文学蕴涵着丰厚的批判精神资源,贯穿着文人愤世忧国的批判意识。《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忧国忧民的杜甫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哀叹,《孔雀东南飞》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爱情的扼杀,关汉卿的《窦娥冤》奏响了当时社会批判的最强音……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史可以发现,真正伟大的优秀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进步的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反抗这种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表现出了极大的批判精神与战斗精神。所以,在具体教授课程时,教师要注意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作品的批判战斗精神和作者的人格魅力,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讲《离骚》就不能不说屈原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身被流放,穷困潦倒,心中充满了怨愤不平之气,遂发而为《离骚》;《史记》作者司马迁以惊人的毅力,“就极刑而无愠色”,发愤著书;要理解苏轼词作的魅力,就绕不开“乌台诗案”对作者仕途和人生的重要影响;要领悟《红楼梦》的精神实质,就要熟知作者曹雪芹的家庭遭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docx VIP
- 糖尿病入院记录模板.docx VIP
- soap病历中医的书写课件.ppt VIP
- V90伺服驱动器与S7-1200通过FB284进行PROFINET通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非常详细).docx VIP
-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过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DB61_T 1741-2023 矿山生态监测规范.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数字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ocx VIP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辨析修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病句——抓住病症,找出病因.doc VIP
-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10月质量检测练习化学试卷+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